銮铃遗响辇遗踪,万景曾经聚此中。
寺宇有名基址散,君王无逸宴游空。
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
銮铃遗响辇遗踪,万景曾经聚此中。
寺宇有名基址散,君王无逸宴游空。
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聚景园》。诗中通过对聚景园的描绘,展现了昔日皇家园林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对比。首句“銮铃遗响辇遗踪”以銮铃和车轮的痕迹,暗示了昔日皇家车驾的热闹景象;“万景曾经聚此中”则强调了这里曾是众多美景汇聚之处。
接下来的诗句,“寺宇有名基址散”,描述了寺庙等建筑虽有名气,但如今只剩下残破的遗址。“君王无逸宴游空”暗指往日君王在此享乐的场景已成空谈,令人感慨时光变迁。“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通过描绘桥梁、柳树、龙舟、亭子等具体的景物,展现出昔日皇家园林的热闹与精致,而今却只剩下凄清与荒凉。
最后两句“台沼已无春又老,万年枝上夕阳红”以自然景色收尾,万年枝头的夕阳余晖,象征着历史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聚景园由盛转衰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沧桑感。
悲歌把酒气仍骄,幕府藏名怕折腰。
万古山川豪侠窟,一时文武圣明朝。
牛羊满野秋俱放,貔虎连营夜不嚣。
马援已衰犹矍铄,少陵多病且逍遥。
当筵落笔乌丝湿,挂剑看书绛烛销。
我愧白头居太学,云林唯待伴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