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途皆曰宾,何烦坐上苦云云。
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
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
行于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进退两途皆曰宾,何烦坐上苦云云。
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
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
行于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这首诗名为《进退吟》,作者是宋代的邵雍。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首句"进退两途皆曰宾",意味着无论进仕还是隐退,都被视为人生的宾客角色,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豁达看法。接下来的"何烦坐上苦云云",表达了对繁琐世事的厌倦,不愿过多纠缠。
"低眉坐处当周物",诗人倡导低调谦逊,以关怀万物为己任;"掉臂行时莫顾人",则强调在行动中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诗人以自然的衰老比喻人生的无常,但更看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两句"行于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揭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不求闻达、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认为真正的荣辱并非来自外界的评价,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道家思想,倡导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苍苔浊酒同歌呼,白须红颊醉相扶。
尧时皇质未全散,不论朝野皆欢虞。
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
先秦迂儒强解事,极口誉尧初未识。
尧民与酒同一天,此外更谁为帝力。
仙老曾经甲子年,戏将陈迹画中传。
山川淳朴忽当眼,回望康衢一慨然。
不见只今汾水上,田翁鞭背出租钱。
远兴引游踪,漫遍踏天涯,萋萋芳草。偏爱双溪好。
有隐侯旧迹,层楼云表。
碧崖丹嶂,看缥缈、凭阑吟啸。
偶佳遇、留捣元霜,岁星旋又周了。
归期谁道无据,几回首兴怀,故林猿鸟。
拟待春空杳。与鸳俦鸿侣,共还池岛。
川途迢递,纵南翔、仍诉幽抱。
莫轻负、今日相看,但得翠尊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