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村晴日乌盐角,十里春溪雀李花。
饼饵风来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
半村晴日乌盐角,十里春溪雀李花。
饼饵风来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春景图。"半村晴日乌盐角",乌盐角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借指村庄中的某种声响,暗示着宁静的氛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种声音显得格外和谐。"十里春溪雀李花",十里溪流边,鸟儿欢鸣,李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饼饵风来香冉冉",诗人通过描述随风飘来的饼饵香气,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和诱人。"冉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香气的轻柔与持久。最后,诗人以一句"教人那得不思家"收尾,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人们不禁会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田园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北望卢龙,痛精卫、魂填溟涨。
何幸得、南楼老子,下官无恙。
千里相思风雨夕,十年重过江湖上。
笑故人、只有一杯莼,为君饷。飞蝶梦,游丝漾。
骑马地,朝鸡唱。算半生白发,星星愁酿。
笠泽烟波宜载酒,泰山日观聊携杖。
再休提、宋玉赋秋风,悲哉状。
囗囗囗、升平节物,坊肆繁华重理。
大官珍珠流传久,饼饵当年曾嗜。春宵市。
空想像、梦华昔日残编底。今犹存此。
看雪片冰丝,攒成螺髻,贵与蔗浆齿。
天疱馔,宫监厨娘能记。玉盘争叹佳制。
诗中载得题酥处,旧说眉山苏子。谁当似。
似虞粣、侯鲭不数枫亭荔。筵间琐事。
入乐府新题,词人绣口,偏觉摹来细。
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
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
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
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年老。
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
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
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
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