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
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
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
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年老。
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
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
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
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
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
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
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年老。
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
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
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
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这首词以"玉簟凉"为题,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情感氛围,融入了对陈其年的和韵。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在孤寂的长宵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末丽飞香"象征着七夕的浪漫气息,而"孤影"则透露出词人的孤独心境。"生离何足怨"流露出词人对分离的释然,但仍有对联系的渴望,"幸犹有津梁"暗示着希望之情。
"银杏曾否问渡"借物寓言,可能暗指与亲人的沟通,"天边事、传说如狂"则表达了对远方传说的迷惘和对现实的无奈。"萤火细"与"云屏罗扇"共同营造出凄凉的景象,增添了词境的悲凉感。
"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词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年老,借用典故表达情感变化。"历乱尽耐思量"则揭示了词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回味。"丝丝蕉叶雨"和"洒疏窗"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凄清。
"夜深谁共私语"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无人分享此刻的心绪。"无人处、斜月空廊"的画面,更显词人无依无靠的落寞。最后,词人以"画阁中、烛照残妆"的回忆收束,勾勒出曾经的美好瞬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梁清标的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