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湖阻风四首·其一》
《洞庭湖阻风四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高秋木落洞庭宽,白笔南征使者还。

兰若馨香怀澧浦,烟霞缥缈认君山。

已应湖海添清气,更觉风涛入壮观。

枉渚维舟苦留滞,岳阳楼上忆凭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瑄在洞庭湖畔遭遇风浪,无法前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首句“高秋木落洞庭宽”,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秋天的洞庭湖,树木凋零,湖面显得更加宽阔。接着,“白笔南征使者还”一句,巧妙地将诗人自己比作南征的使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渴望归家的心情。

“兰若馨香怀澧浦,烟霞缥缈认君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兰若的香气和澧浦的回忆,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烟霞缭绕中辨识出君山的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怀念。

“已应湖海添清气,更觉风涛入壮观”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洞庭湖的清气似乎因诗人的到来而更加清新,而面对汹涌的风涛,诗人却感到一种壮观之美。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豁达与超然。

最后,“枉渚维舟苦留滞,岳阳楼上忆凭阑”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自由的向往。在曲折的水道中停留,无法继续前行,让诗人不禁想起了岳阳楼上的凭栏远眺,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既有壮美自然之景,又有深刻人文情怀的画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时生紫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0)

舟出车新桥

市声巷语哭还歌,客舍喧啾奈汝何。
才出城闉愁眼豁,适逢秋霁病身和。
力行古道于时背,心感皇天所相多。
鸿雁稻梁焉用足,政须寥廓谢虞罗。

(0)

冰崖杨明府德藻携红酒肴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颍疾挥葱指长。
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
炰羔剪韭儿辈问,此岂拜石米元章。

(0)

村咱有呼予老朝奉者

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
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赝称呼。

(0)

读方处士墓志挽诗题其后阎集贤承旨文赵翰直

瑰文宝翰勒坚珉,薤露诸篇序更新。
凤阁鸾台三学士,羊裘鱼钓一诗人。
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
逢掖的过二千石,九原不死气如神。

(0)

閒书二首

年年心事乐陶陶,气不低垂亦不豪。
酒饮八分何必满,棋赢一子便为高。
修行到此元非易,把捉从今更要牢。
缙笏可须烦左手,年年留取剩持螯。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