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成二绝·其二》
《漫成二绝·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代故由来足纠纷,高才忧世强云云。

太宗不用长沙傅,虚使群臣谥孝文。

(0)
注释
代故:历史遗留的纷争。
由来:起因。
足:足够。
纠纷:争端。
高才:杰出的才能。
忧世:忧虑天下。
强云云:强烈表达对世事的忧虑。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不用:不任用。
长沙傅:泛指有才德但未被重用的臣子,如汉代的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虚使:空自使唤。
群臣:朝廷中的官员们。
谥孝文:死后给予的评价,'孝文'是对他的美德的赞誉。
翻译
过去的争议和纷争不断,才华出众的人忧虑世间纷扰不断。
唐太宗没有重用像长沙傅那样的贤才,徒然让群臣给他谥号为'孝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漫成二绝(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横溢,对时世忧虑深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政治得失的思考。

"代故由来足纠纷"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代兴衰、朝代更替背后的种种原因进行深思熟虑,这些历史往事如同纠缠不清的线团,需要慢慢解开。"高才忧世强云云"则描绘出诗人自身怀抱高远志向,对于世道人心的关切之情,如同云雾一般弥漫而深沉。

接着,"太宗不用长沙傅"一句,提及了历史上的一个事件,即唐太宗李世民没有采用长沙郡(今湖南长沙)傅咸的建议。这里诗人可能在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政治决策的失望和不满。

最后,"虚使群臣谥孝文"则是说那些不被重用的良策佳谋,就像空有其名的官员一样,只是在朝堂之上徒具形式,空谈议论,而无法真正施展抱负,给予历史上的好皇帝“孝文”(可能指的是汉孝文帝)留下的美誉。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政局的向往,以及他个人的才华和抱负与时代背景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四月二日曾刚父招集崇效寺

刚父今荼山,诗法有所受。

五言最沈著,意度一何厚。

读之每叹息,风味如中酒。

春归诗社晚,惘惘三月后。

驱车白纸坊,赏此楸株丑。

丁香裁及檐,讵出王朱手。

壁间摩唐石,马厩迫隘湫。

风流一消歇,文字亦何有。

劳生过白驹,危局化苍狗。

且极一日乐,今日可无负。

(0)

灯下偶书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

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

(0)

偕石遗登黄鹄矶怀白楼

城根水落转峥嵘,暂借茶寮避市声。

两郡楚山临岸起,一江初日抱楼生。

自披风帽贪凭眺,旋辍蓝舆试散行。

此去馀年几相见,好收悽叹付微酲。

(0)

四月十七夜登楼作

龙州夜雨歇,百里惟虫声。

楼高风自远,月上野逾平。

今夕边城客,无令归思盈。

(0)

世已乱身将老长歌当哭莫知我哀

驻颜却老竟无方,被发缨冠亦太狂。

归死未甘同泯泯,言愁始欲对茫茫。

孤云万族身安托,落日扁舟世可忘。

从此湖山换兵柄,肯教部曲识蕲王。

(0)

游翠云关和吴山人

白云回绕翠云关,吾辈登临乐意閒。

树拂微烟秋淡淡,港通晴瀑夜潺潺。

悲风卷地虎坐石,黑气贯天龙在山。

老衲平生不迎客,避人深入竹林间。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