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友人小轩》
《寄题友人小轩》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簪组岂为累,悠然尘事微。

看山心自适,闭户客来稀。

流水三吴大,清霜众卉腓。

何由纳芒履,一为款荆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rénxiǎoxuān
sòng / zhāngniè

zānwèilèiyōuránchénshìwēi

kànshānxīnshìlái

liúshuǐsānqīngshuāngzhònghuìféi

yóumángwèikuǎnjīngfēi

翻译
官场琐事不再是负担,心中悠然面对尘世琐碎。
欣赏山景让人心情舒畅,家中少有访客,门常关着。
三吴之地的流水宽广,寒霜下花草凋零。
如何才能脱下官鞋,亲自拜访那简朴的柴扉。
注释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和佩带,代指官场。
累:负担。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尘事:世俗之事。
看山:观赏山水。
自适:自我满足,舒适。
闭户:关门在家。
客来稀:来访的客人很少。
流水三吴大:形容三吴地区的江河湖水广阔。
清霜:寒冷的霜冻。
众卉腓:众多花草因霜冻而枯萎。
卉:花草。
芒履:草鞋,象征简朴生活。
款荆扉:敲打简陋的柴门,表示亲切访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簪组岂为累,悠然尘事微"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尘世的淡泊,不再为俗务所累。"看山心自适,闭户客来稀"则是说诗人通过观赏自然之美,而达到心灵的自在,门庭若市之客也变得稀少。

"流水三吴大,清霜众卉腓"中的“三吴”指的是古时长江下游一带的地区,这里用以形容水势之大,"清霜"则描绘了秋天早晨清凉露水的景象。"流水三吴大"和"清霜众卉腓"两句,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又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

"何由纳芒履,一为款荆扉"中,“何由”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渴望,“纳芒履”则是隐居生活的一种象征,意指悠然自得地走在山林间的小路上。最后一句“一为款荆扉”,"荆扉"常用来比喻简陋的门户,这里诗人愿意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这简单的隐居之所,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淡泊名利、寄情山水和渴望隐逸生活等主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云罩寺三首·其三

精蓝小憩坐山楼,楼上前题著壁留。

即此便成常住相,谁云驹影迅于流。

(0)

朵山亭

亭据朵山巅,朵山抱亭内。

可号青瑶屏,又如虞氏敦。

宜居佺羡流,不然李杜辈。

尘襟恐弗当,聊此托清爱。

(0)

拟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

九龙忆得春光淡,竹径僧房有路通。

草色铺茵香蓊郁,金轮顶礼法云中。

(0)

诣畅春园问安后遂至万寿山即景杂咏·其二

阳崖土润生芳草,阴巘雪馀皴古松。

岭头南北聊凭望,董策分明春胜冬。

(0)

山东巡抚郭一裕奏报得雪

青齐昨岁秋成好,冬麦乘时布种宽。

望雪心宁异远近,今朝为尔喜加餐。

(0)

晓春瀛台即景杂咏·其三

檐间雪是嵰山雪,试问支硎更藉无。

恰喜收来仙露洁,竹炉茗碗试斯须。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