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石用之易安斋》
《次韵石用之易安斋》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尘缨脱得片时閒,未见弥天释道安。

薜荔半崖双屐齿,沧浪何日一纶竿。

地能容膝皆堪处,心对回光未易看。

试问老僧安底事,不知人世有悲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híyòngzhīānzhāi
sòng / zhāngniè

chényīngtuōpiànshíxiánwèijiàntiānshìdàoān

bànshuāng齿chǐcānglànglún竿gān

néngróngjiēkānchùxīnduìhuíguāngwèikàn

shìwènlǎosēngānshìzhīrénshìyǒubēihu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开篇"尘缨脱得片时閒,未见弥天释道安"表明诗人在短暂的闲暇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但尚未达到一种全然释放和内心的安宁。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接着"薜荔半崖双屐齿,沧浪何日一纶竿"中的"薜荔"可能指的是兰草或其他野生植物,它们在半山腰间生长,而"双屐齿"则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坚硬和自然界的峻险。"沧浪"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江海,"一纶竿"则是渔夫钓鱼的意象,诗人在询问何时能够像渔父一样,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波折。

第三句"地能容膝皆堪处,心对回光未易看"中,"地能容膝"意味着找到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而"心对回光未易看"则表明诗人虽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但这种状态并不容易达到,需要不断地观照内心。

最后两句"试问老僧安底事,不知人世有悲欢"中,诗人向一位修行的老僧询问关于心灵安顿的事情,却得到的答案是,对于世间的悲欢,老僧似乎也不甚了解。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本质的困惑,以及对超脱红尘、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寻求心灵平静和超越世俗纷扰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周公辅别业

同余栖隐地,只在白云根。

野草行无路,孤舟入有门。

已存栽竹地,不买种桃园。

眼底饶苍翠,南山带北村。

(0)

君自成龙我成道。

(0)

赠寒谷道人

我昔过君门,心闲懒问君。

君今来深谷,无心似孤云。

淋浪身上衣,磊落袖中文。

相违复相别,去宿白鸥群。

(0)

东湖四咏·其三

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閒,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0)

寄陈次颜·其一

萧条几载寓泉南,盂饭盘蔬味自甘。

卓志每求颜氏乐,清风能激蹠徒贪。

□而好施人难及,老不忘书我所惭。

鼓瑟求齐虽未巧,会看宵梦到晴岚。

(0)

挽王侍郎

天台雄秀萃方岩,仙骨童时已不凡。

才杰少魁金榜第,年高犹带侍臣衔。

蚤因名节成闲退,晚等薰莸谢谤谗。

衰老滥称门下客,有怀无复寄书函。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