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閒,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閒,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湖东南角所建的一座名为“宽閒”的房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层用于观赏农耕风雨,下层则是藏书的小山房。四周环境清幽,南面有松竹轻阴环绕,北面则有菱荷繁茂,为读书提供了宜人的自然景观。诗人强调屋内挂有经书,以启发智慧,每日沉浸在圣贤的思想中。他认为即使园中的蔬菜足以果腹,这样的生活已经满足,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学问的追求。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学术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