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有丈人,习水如抱子。
视身如虚空,观物比骈指。
持念入平等,会物为己矣。
丈人视吾侬,奚啻小蝼蚁。
能嗤垤中海,来哂矜秋水。
河上有丈人,习水如抱子。
视身如虚空,观物比骈指。
持念入平等,会物为己矣。
丈人视吾侬,奚啻小蝼蚁。
能嗤垤中海,来哂矜秋水。
这首明代赵贞吉的诗描绘了一位在河边修行的长者,他如同熟练地抱着婴儿一样熟练地驾驭着水流。他的心境空灵,看待自身如同虚无,将万物视作并列的手指般平等对待。他深入领悟了万物的共通性,将它们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诗人以谦逊的态度描述这位丈人看待自己时,就像看待微不足道的小蝼蚁,显示出他的豁达与超脱。
诗中的"嗤垤中海"和"哂矜秋水"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位丈人对于世间纷扰的嘲笑,即使是大海之大,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土丘中的蚁穴,秋天的浅水更是不值一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看淡万物的智慧与境界。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
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
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
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
虚妄行慈悯众苦,不知众苦是慈悲。
嗔恚无明最微妙,世间智者不能思。
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
四趣三涂悉非有,三障三脱不分离。
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
了知烦恼无生相,即是如来坐道场。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