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鸡声啾啾,阴墙明残雪。
推窗月当户,始闻二鼓歇。
残编有至味,鼋鼎芬在列。
夜阑烛复尽,此意谁共说。
严风逼两袖,揽衾更骚屑。
寒鸡声啾啾,阴墙明残雪。
推窗月当户,始闻二鼓歇。
残编有至味,鼋鼎芬在列。
夜阑烛复尽,此意谁共说。
严风逼两袖,揽衾更骚屑。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夜半灯尽作》描绘了深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独白。首句“寒鸡声啾啾,阴墙明残雪”,通过寒鸡的叫声和阴墙上残留的雪,渲染出冬夜的寒冷与寂静。接着,“推窗月当户,始闻二鼓歇”写诗人推开窗户,看到明亮的月光映照,才意识到已是二更时分,夜晚已过半。
“残编有至味,鼋鼎芬在列”暗指诗人深夜还在研读经书,沉浸于其中,感受到其中的深意和乐趣。然而,“夜阑烛复尽,此意谁共说”,随着蜡烛燃尽,诗人感叹这份领悟无人能分享,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严风逼两袖,揽衾更骚屑”,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严寒,诗人紧裹着被子,内心思绪纷飞,显得更加孤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读书的专注与孤独,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寻求共鸣的渴望。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
失古剑亦折,失古琴亦哀。
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
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鸟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