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恬居》
《永恬居》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冬山淡如睡,岩居益致静。

所耽在泉石,宁辞跋寒冷。

野桥度数曲,似入神明境。

林扉讵藉叩,仙界奚烦请。

翻嫌紫翠艳,都觉色空屏。

归藏有馀蕴,枢纽于焉省。

触缘惬性灵,不期坐已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山景的宁静与淡雅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迷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句“冬山淡如睡”,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冬日的山峦比作沉睡的巨人,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静谧与沉寂。接着,“岩居益致静”进一步强调了山岩深处的幽静,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地。

“所耽在泉石,宁辞跋寒冷”表达了诗人对泉石的喜爱,即使跋涉寒冷也不以为苦,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野桥度数曲,似入神明境”描绘了诗人穿越曲折的野桥,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世界,暗示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林扉讵藉叩,仙界奚烦请”则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刻意寻求,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神秘与美好,如同仙境一般。

“翻嫌紫翠艳,都觉色空屏”中,“紫翠”指的是山色的美丽,诗人却嫌其过于艳丽,更倾向于欣赏自然界的朴素与空灵之美。

“归藏有馀蕴,枢纽于焉省”意味着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内心得到了丰富的滋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触缘惬性灵,不期坐已永”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心灵得到了满足,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表达了对当下瞬间的珍惜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一

风吹苏小门前柳,雨暗罗敷陌上桑。

遥想锦江春色暖,被花恼得少陵狂。

(0)

书崇宁观黄道士火匮壁

地肺闻名久,崇宁请祝初。

仙家岂兴废,物理自乘除。

羽客论欢旧,红炉劝坐俱。

斯须竟何有,聊复慰穷途。

(0)

和人腊日

又听村村腊鼓鸣,年丰物阜庆清平。

星霜陡觉岁华晚,时序祇伤今古情。

装景雪花飞点点,催诗云叶乱英英。

自惭伏腊尤多误,和语烦公子细评。

(0)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其二

渊明弃官归,议者见各别。

去就须有名,岂独为卑亵。

折腰分当尔,柴米岂无说。

舍彼而处此,亦不苟自洁。

(0)

饮散留别希仲自江州倅罢归壁间挂庐山图约为象戏终席不果又约明日而才彻余遂行

密雨着地三四尺,斑驳云开日已西。

坐来指点经行处,问我何年别虎溪。

十分酒到一举尽,笑我强饮如登梯。

灯火荧荧夜未艾,回首但觉娥眉低。

今朝未食先破赵,明日凭熊欲下齐。

门外马嘶独未起,据鞍才许趋鸡啼。

(0)

王为道东轩梅花小桃相次弄色置酒见邀出琉璃盆浸花贮酒半移即花既辞留名壁间

搔发满爪垢,扑衣满襟尘。

百年信几时,吾生苦纷纭。

黄河源从天上流,忽然河底为沙丘。

张良身不满三尺,从使沛公君列侯。

淮阴小儿亦何者,俛首无辞出胯下。

晨炊蓐食为得计,一饭千金岂无价。

相君之背贵莫言,前趋鼎镬何等閒。

使为故主已枭首,奏事犹如冕旒前。

轵深井里有屠者,荆歌壮士不复还。

伯乐相马只相骨,咄咄常情迷贾鞭。

春来万事不欲语,惟愿沽酒不著钱。

大铛长杓酌还引,日日如此过百年。

相家新有检正官,谓我落魄早见怜。

东轩小桃间梅蕊,清香秀色能相先。

不将贵势略雅旧,脱巾取酒容流连。

琉璃盆深花透过,爱花移向花边坐。

时时飘蕊落盆中,冉冉天仙空里坠。

醉后草书疑有神,墙间怒角拿飞云。

扫秃千毫兴未尽,惆怅粉壁何时新。

盆空不记上马去,晓来但见衣巾污。

古人名节堆故纸,多少沉埋不知数。

明朝花落在须臾,莫遣高门无入路。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