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萧氏家宝堂》
《临江萧氏家宝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

竹简多于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

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誇。

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jiāngxiāoshìjiābǎotáng
sòng / zhé

jiǒngrénjiězuòshēngwéiyǒuzhōngtángshūchē

zhújiǎnduōkǒngshìqiānxīnhóujiā

tiányuánshìsūnqīngjīnwèixiàngkuā

guìzǎozhījiēyǒumìngjūnyìngwèiyànshíniánsh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临江萧氏家宝堂》。诗人以高人的视角,描绘了萧氏家族的藏书之富和对知识的珍视。"高人不解作生涯",暗示了萧氏家族并非以世俗的职业谋生,而是将读书视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唯有中堂书五车",形象地描述了家中藏书之多,犹如五辆车子都装满了书籍。

"竹简多于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进一步强调了萧氏藏书的丰富与精致,甚至比孔子的藏书还要丰富,牙签的新颖如同邺侯家的收藏一样讲究。"田园岂是子孙计",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的看法,认为真正的财富在于学问而非土地,子孙的未来不应寄托在物质上。

"青紫今为里巷誇",意味着萧氏家族的声望和学识受到邻里乡亲的赞誉,"富贵早知皆有命",诗人认为富贵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而是命中注定。最后,"君应未厌十年赊",是对萧氏家族持之以恒追求学问,即使等待十年也无怨无悔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萧氏家族的书香门第,推崇知识的价值,并寄寓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感皇恩·其二寿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谈笑雍容万钟贵。

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壮岁青云自曾致。

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谢公须再为,苍生起。

(0)

清平乐·其一

乱山深处。雪拥溪桥路。晓日乍明催客去。

惊起玉鸦翻树。翠衾香暖檀灰。一枝想见疏梅。

凭仗东风说与,画眉人共春回。

(0)

浣溪沙·其十一戏简宇文德和求相香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普熏三界扫腥膻。

(0)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其二榴花谷

公如谢傅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

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

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0)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其二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0)

游庐山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