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其二》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0)
注释
客:离开的客人。
去:离去。
云:云彩。
俱:都。
散:散开。
不参:不参与。
藤树句:关于藤树的诗句。
自透:自然领悟。
竹庵禅:竹庵中的禅意。
骨法:骨骼形态。
凌烟像:如烟霞般高洁的形象。
家声:家族声誉。
鼓瑟篇:鼓瑟的诗篇。
直须:应当。
陪:陪伴。
叔季:叔伯兄弟。
急佐:急于辅助。
中兴年:国家复兴的时期。
翻译
客人离去,云彩也散开,山间空旷,月色正圆满。
我不参与谈论藤树的诗句,自然领悟到竹庵中的禅意。
骨骼清奇的形象如同凌驾于烟霞之上,家族声誉体现在鼓瑟的诗篇中。
我应当陪伴叔伯兄弟,急于辅佐国家复兴的岁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客人离去后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句。"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表达了客人一旦离开,周围环境似乎也随之发生变化,云散去,山中只剩下明亮的月光,这种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孤寂而静谧。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不需要参与世俗的纷争,他的心灵就像竹林中的清风那样自然纯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修养和文学成就的肯定。"骨法"比喻为人的品格和气质,如同高洁不染;"凌烟"形容超脱尘世之上的高雅;"家声"指的是家族的名望,而"鼓瑟篇"则是说诗人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

最后两句"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迫切感。他希望能够像古代忠臣叔季那样,为国尽忠,即使是个人也要急切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期国家能早日中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历史担当。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渡江第十

济江元自阔,轻舟下吴会。

南纪改波澜,吾将罪真宰。

(0)

第一百五十七

江汉故人少,东西消息稀。

异花开绝域,野风吹征衣。

(0)

第一百七十九

威凤高其翔,老鹤万里心。

脱略谁能驯,兀兀遂至今。

(0)

五月二日生朝

北风吹满楚冠尘,笑捧蟠桃梦里春。

几岁已无笼鸽客,去年犹有送羊人。

江山如许非吾土,宇宙柰何多此身。

不灭不生在何许,静中聊且养吾真。

(0)

明堂庆成诗·其二

清庙严更夜未央,珠星璧月璨殊光。

香飘黄道移天步,烛引红纱转殿廊。

祼荐交神诸室醉,骏奔执豆庶羞芳。

都人报道君王喜,净睹和銮入建章。

(0)

自叹

绿槐云影弄黄昏,月照牢愁半掩门。

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须有二分存。

沙边黄鹄长回首,江上杜鹃空断魂。

竖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