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溯潮二首·其一》
《溯潮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馀。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0)
注释
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一长呼:形容潮水涌来的壮观景象。
万斛溯空虚:形容大量船只逆流而上的场景。
乘时使气:把握时机,借助力量。
翻译
潮水涌来时海神发出一声呼唤,退潮后又像叹息般收起余波。
起初看到成千船只沉入泥土,忽然间又浮现出万斛巨舟逆流而上。
山影在水中短暂躲避,但很快又自如地继续前行。
即使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也难免受人操控,乘势而为时往往会显得粗略不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潮水涨落的壮观景象,以生动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力与人之智谋的互动。首句“潮来海若一长呼”,形象地写出潮水涌来时如同海神呼唤,气势磅礴。接着,“潮去萧条一吸馀”则描绘潮退后的宁静,仿佛海神悠然吸气,余波荡漾。

诗人通过“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这两句,对比潮水淹没船只和船只随潮水逆流而上的场景,展现出潮汐的巨大变化和力量。接下来,“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进一步描绘潮水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避开山峦,顺势而行,显示出其灵活自如的一面。

最后两句“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诗人感慨即使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也有其规律可循,人们如果能顺应时势,运用智慧,就能在面对潮汐这样的大势时显得不粗疏,从容应对。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对自然与人事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开封延和门联

青帝布阳春,郁郁葱葱,生气溢沙随之外;

黄堂流德泽,融融液液,太和在梁苑之西。

(0)

嘲贺逢圣联

承不起天恩,当不起重问,断断乎有理;

上不能致君,下不能泽民,默默乎无言。

(0)

苦旱五首·其三

祷雨断屠宰,屠沽咸扫迹。

夜闻索猪肝,口腹累安邑。

(0)

古艳歌

东风小院百花明,日高春困不闻莺,殢人无力炙鹅笙。

(0)

君子行·其一

匹夫立大义,一诺同山河。

诚信贯金石,盟誓其奈何。

贵盛自相倾,权势集干戈。

同气称弟兄,一朝寻斧柯。

怀忠每见尤,进退畏虞罗。

曾参畏三至,谗言岂在多。

流连白圭章,叹息形窹歌。

(0)

善哉行

去日虽逝,为驩己多。来者复然,不乐云何。

以筑以缶,以鼓以雷。中厨击鲜,不亦快哉。

辛为酒池,发来用师。太康于畋,穷后拒之。

君子有位,湛乐非仪。我贱终窭,好乐母菑。

日晻晻兮,月出之光。俾昼继夜,何其未央。

既有旨酒,亦有嘉肴。胡不万年,相寿以遨。

丘糟肉坻,不如疗饥。弹丝炙匏,不如止悲。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