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素庵李君》
《挽素庵李君》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0)
鉴赏

此诗《挽素庵李君》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逝者李君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影响。

首联“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描绘了李君虽外表平凡,但其内在的品德与智慧却能感动华阳之地,如同白发老者传承的美德更加熠熠生辉。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李君的内敛与外在的影响力鲜明对比,突出了其人格的魅力。

颔联“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李君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知识的渴望。灯火象征着知识的光芒,吴会代表远方,蜀川则指代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联既展现了李君对远方文化的向往,也体现了他通过诗书连接古今、深植文化脉络的精神追求。

颈联“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进一步深化了李君的形象。棠棣与槐棘并提,寓意家族的繁盛与团结;而“万里江湖即庙堂”则表明李君虽身居江湖,但心怀天下,其精神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庙堂,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文进行了融合,展现了李君的博大胸怀和深远影响。

尾联“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表达了对李君离去的遗憾与怀念。楚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借以表达对李君才华的敬仰与惋惜。澧兰香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夜茫茫则暗示了无尽的哀思与怀念。这一联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综上所述,《挽素庵李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李君的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悼亡之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东坡三绝句·其一

门庭桃柳人人护,焚屋新遭盗蹠馀。

邻社萧条近尤剧,孙孙子子宝公书。

(0)

句·其三

仿佛城南路,繁香扑市桥。

(0)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其一

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

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

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

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

(0)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

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0)

次韵毛君绝句

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

白日对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

(0)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