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
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
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
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
此诗《挽素庵李君》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逝者李君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影响。
首联“愚翁风采动华阳,素老相承倍有光”描绘了李君虽外表平凡,但其内在的品德与智慧却能感动华阳之地,如同白发老者传承的美德更加熠熠生辉。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李君的内敛与外在的影响力鲜明对比,突出了其人格的魅力。
颔联“灯火梦回吴会远,诗书脉引蜀川长”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李君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知识的渴望。灯火象征着知识的光芒,吴会代表远方,蜀川则指代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联既展现了李君对远方文化的向往,也体现了他通过诗书连接古今、深植文化脉络的精神追求。
颈联“百年棠棣联槐棘,万里江湖即庙堂”进一步深化了李君的形象。棠棣与槐棘并提,寓意家族的繁盛与团结;而“万里江湖即庙堂”则表明李君虽身居江湖,但心怀天下,其精神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庙堂,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人文进行了融合,展现了李君的博大胸怀和深远影响。
尾联“最恨楚词招不返,澧兰香尽夜茫茫”表达了对李君离去的遗憾与怀念。楚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借以表达对李君才华的敬仰与惋惜。澧兰香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夜茫茫则暗示了无尽的哀思与怀念。这一联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综上所述,《挽素庵李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李君的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悼亡之作。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
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