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其一》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

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

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

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

(0)
翻译
回忆起那个九月的钱塘之行,我们一同乘着小船从颖尾出发。
即使退隐,还有三位尊师在身边,美好的事情也需多停留十天欣赏。
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倾诉出来,对国家的忠诚始终挂在心间。
再次来到东阁,只见满目尘土,泪水在春风中无法止住。
注释
忆:回忆。
赴:前往。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九月秋:秋季的第九个月份,指农历九月。
扁舟:小船。
退居:退休或退隐生活。
尚有:仍然有。
三师:古代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泛指尊师。
在:存在。
好事:美好的事物。
十日留:停留十天。
倾泻:倾诉表达。
怀抱:内心的感情。
尽:全部。
忠诚:真诚的忠诚。
始终:一直。
忧:忧虑。
重来:再次来访。
东阁:古代官署或住宅中的厅堂。
皆:都。
尘土:形容环境破败。
泪滴:眼泪落下。
春风:温暖的春风。
自不收:无法停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其一。诗人回忆起当年秋天与友人一同前往钱塘的情景,乘坐小舟沿着颍水而行。他强调即使退隐,仍有师长在身边,表达了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决定停留十日以共叙旧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他的忠诚之心始终如一。

诗人感慨万分,再次来到东阁时,物是人非,满目尘土,不禁泪水涟涟,即使春风也无法吹干他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品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谒金门

花外忆。飞燕似曾相识。满径蓬蒿王谢宅。

玳梁何处觅。行遍孤村荒驿。不忍话伊踪迹。

月夜佩环归未得。四弦弹泪湿。

(0)

临江仙

庭院昏黄蕉梦绿,画帘窣地愔愔。

玉人微叹出花阴。生衣围翠桁,凉月浸瑶琴。

絮尽春愁谁劝汝,杏梁双燕红襟。

从今定不许伤心。挑灯成独自,扶病又沈吟。

(0)

元旦

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

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

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

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

(0)

结发行

少小为夫妇,结发誓偕老。

如何中道间,弃置不相保。

抱恨匪良图,忧心徒懆懆。

世上应无连理枝,阶下偏生断肠草。

残妆收玉镜,幽意托瑶琴。

寂寞深闺里,谁听白头吟。

(0)

芭蕉雨.本意

深锁绿天小院。奈心儿已是、如他捲。

添得雨声厮乱。试问与妾何干,将愁共判。

亸着肩儿一半。凭向曲栏畔。忆粉郎今夜、潇湘远。

还再问、可曾知,须把妾处移将,郎边种满。

(0)

满庭芳.篝灯夜坐,忽闻清歌,坠欢枨触,渺兮馀怀也

风露高寒,蛩螀怨抑,夜阑人倚灯篝。

暗尘惊落,何处发清讴。

已是潘郎老去,青衫在、鬓减花羞。

十年恨,无端枨触,肠断旧风流。

风流弹指处,画中人远,梦里春柔。

料记曲当时,红豆还留。

倩取窥帘淡月,悲欢事、一例全句。

霜华重,丁丁漏水,银箭咽潜虬。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