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昏黄蕉梦绿,画帘窣地愔愔。
玉人微叹出花阴。生衣围翠桁,凉月浸瑶琴。
絮尽春愁谁劝汝,杏梁双燕红襟。
从今定不许伤心。挑灯成独自,扶病又沈吟。
庭院昏黄蕉梦绿,画帘窣地愔愔。
玉人微叹出花阴。生衣围翠桁,凉月浸瑶琴。
絮尽春愁谁劝汝,杏梁双燕红襟。
从今定不许伤心。挑灯成独自,扶病又沈吟。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庭院昏黄蕉梦绿”以黄昏时分的庭院为背景,昏黄的光线与绿色的芭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画帘窣地愔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画帘轻轻垂落,无声地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幽深。
“玉人微叹出花阴”一句,将人物引入画面,一位女子在花影中轻声叹息,透露出内心的细腻情感。接下来,“生衣围翠桁,凉月浸瑶琴”描绘了女子身着轻薄衣物,围绕着翠色的横梁,月光如水般浸润着瑶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诗意的场景。这里的“瑶琴”不仅指乐器,也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情感的寄托。
“絮尽春愁谁劝汝,杏梁双燕红襟”则通过春日的景象和双燕的出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春日的花朵凋零,如同春愁无法挽留,而双燕的红衣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从今定不许伤心。挑灯成独自,扶病又沈吟”表达了主人公决心不再因过去之事而悲伤,即使在孤独中挑灯夜读,面对疾病,也依然沉吟思考,展现出一种坚韧和自我疗愈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萍水相逢总宦游,我来君去两悠悠。
喜君已释千钧负,老我重添万斛愁。
八座定知虚席待,百蛮行见望风收。
江湖廊庙皆心事,且放忧怀一劝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