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游凤凰台》
《踏莎行.游凤凰台》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廖廓。

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

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0)
注释
二水:指两条江河。
分:分开。
三山:指三座山。
半落:半被遮掩。
廖廓:辽阔。
少年:年轻的时期。
新诗:新的诗篇。
清愁:清淡的忧愁。
伤春:因春天的景色而感伤。
六代:历史上六个朝代。
豪华:繁华。
燕乐:宴乐。
从教:任凭。
吹却:吹散。
阑干:栏杆。
月明:月光皎洁。
天无幕:夜空无边。
翻译
江水分流,三座山峰半隐半现。风云变幻,景象开阔无边。
年轻的我怀古心生新诗,清冷的忧愁并非因伤春而起。
六朝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时的欢乐瞬间消散。任凭风雨吹打,让它随风而去。
与你手握美酒,靠近栏杆,明亮的月光照亮大地,夜空如无帷幕般广阔。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一止的《踏莎行·游凤凰台》,是一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怀古情怀的诗歌。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 这两句描写了凤凰台周围的地理环境,其中“二水”、“三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是泛指多水多山的景象,“中分”和“半落”则形象地表现出山水之间错综复杂的自然美。

“风云气象通廖廓。” 这句话通过对风、云、气象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廖廓”一词更增添了一份宏大与开阔之感。

“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轻,但内心充满了对往昔历史的深切怀念。这里的“新诗”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创作的诗歌,而“清愁”则是诗人对于春天或历史所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单纯的伤春之感。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 这两句通过对过去六朝时期豪华气派和短暂的欢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里的“六代”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六个都城,即南京、洛阳、长安、邺、建康(今南京)、江陵。

“从教雨打风吹却。” 这句话通过对自然界风雨变化的描写,可能是在形象地表达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受。

“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邀友同饮,于凤凰台上赏月之情景。这里的“阑干”指的是栏杆或台边,“月明满地”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夜色,而“天无幕”则是在形容那一刻的辽阔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过通州

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

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

前旌度潞川,后旅背凤城。

予昔青宫时,此路频长征。

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

林坰故好在,髭须非后生。

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

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

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

(0)

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圆明园·其一

凤城烟霭凑韶光,迤逦天街柳渐黄。

宝月行开上元夕,春风先进万年觞。

(0)

唐县老民刘永寿年百有一岁接驾道左行不扶杖赐之金与食以示养老之意

睥睨中山古郡城,征鞭暖拂杪秋晴。

趋迎道左吾之子,万亿人中汝是兄。

声亮耳聪钟气粹,苍眉黄发称耆英。

应缘独得罗乔术,灵寿无须此地行。

(0)

绚秋林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深秋纵目紫翠万状因悟杜甫绝壁过云之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得也

后劲金行信不虚,试看霞绮缬林庐。

设无警句诗难称,便有名工画岂如。

飒沓风中人度语,櫹椮烟外雁成书。

谷神三命应无忝,赤黻葱衡振紫裾。

(0)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其一

何处生秋早,秋生云色中。

巧看常捧日,轻已渐随风。

似盖承金皞,为车送祝融。

黄姑盼河畔,恨掩白榆丛。

(0)

题青崖和尚禅室

依旧清风拂绿筠,林斋独坐素秋晨。

尘心漫自参生灭,昨日来青晤故人。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