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送皎然上人归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之情以及对佛法的向往。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这两句是说在尘世间的人们往来,是因为名利还是因为真感情,这是一个深刻的哲理问题,也隐含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这里写出了皎然上人即将归于山中的古寺,和他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纯洁,通过云雾中的小路和积雪后的潺潺溪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法主指皎然上人,他们即将离开尘世,返回山中,这让在寺庙中的门人感到不舍,流下眼泪,同时也表达了对红尘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佛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慨。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
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疏慵似麇鹿,也教台上费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