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其三》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其三》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

锦绣文章无路达,裤襦歌咏隔墙听。

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0)
注释
雷车:形容雨势大。
寂寞:孤独、寂静。
焚香:点燃香料,常用于静思或祭祀。
闭扃:关闭门窗。
锦绣文章:华美的文字或诗篇。
无路达:无法传递或被赏识。
裤襦歌咏:平民百姓的歌声。
隔墙听:从隔壁传来。
松声:松树的声音,象征清雅。
茶轩:茶亭或有茶室的地方。
苔点:青苔的斑点。
纳线青:线头上的青苔。
孤高:孤傲而高尚。
江太守:地方官员。
病客:生病的人。
禅灵:禅修的静寂环境。
翻译
雷鸣般的车轮雨滴打在台阶上,伴随着寂静的香烟独自关闭门窗。
华丽的文章无法送达,只能隔着墙壁听到邻家的歌声。
松涛声冷冽地浸润着茶亭的绿色,青苔贪婪地吞噬着线头的青色。
只有孤独而高尚的江太守,心中不忘患病的客人在禅房中静修。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孤独感和怀旧情调的诗句。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沉思。"雷车雨滴阶声"一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而"寂寞焚香独闭扃"则更深化了这种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孤立无援。

"锦绣文章无路达"表明诗人的才华和抱负无法得到外界的认可与传播,而"裤襦歌咏隔墙听"则是诗人通过聆听邻里间流传的声音来获取精神上的慰藉。这些描写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依恋以及想要从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情。其中“松声”与“茶轩”的寂静冷清,与“苔点”的生机勃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复杂而又细腻。

最后两句"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这里的“孤高江太守”可能指的是一位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官员,而“不忘病客在禅灵”则表明尽管诗人自己处于困顿之中,却仍旧挂念着远方的朋友,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真挚,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位饱含才华却不得志的文人,对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依恋。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江口送别

夕阳催客早登程,握手停杯泪欲倾。

十里晚风吹鬓影,一江春水化离情。

帆开烟树冥濛走,潮落鱼龙浩荡行。

却恨不如堤畔柳,随君直到武昌城。

(0)

渡江口占·其一

佛狸城外雨丝丝,正值寒潮欲上时。

愁杀篷窗倦游客,欹帆重写渡江试。

(0)

赵飞燕玉印歌为文后山上舍作

赤帝死灰然不得,雊雉翔空燕飞入。

山河玉碎不复全,此印千秋尚堪识。

吾闻汉宫倢伃秩上卿,赵家姊弟夸倾城。

手持人主婴儿似,一握摩挲想更轻。

绿绨方底盛以进,犹疑封药中丞印。

祸水初消莹碧浮,唾痕曾染绀华晕。

又闻河间姹女拳夫人,倢伃氏亦天水分。

昭阳钩弋竟谁主,石纵能言玉不闻。

我语主人急韫椟,汉铜易见难得玉。

莫似当时老寡妇,握玺不牢崩厥角。

(0)

华麓访顾亭林先生读书故址·其一

黄冠天地一身轻,白首关河万里行。

莲社诗题晋处士,汉家名重鲁诸生。

园林麦饭悬双泪,故国铜驼痛二京。

为问江东几遗老,梨洲真不负初盟。

(0)

题蒋荣青观察池塘夜雨图

梅花如雪绮筵开,官阁书声亲听来。

我是吹笙王子晋,十年三度到蓬莱。

(0)

雨后

一犁新雨足,众绿共澄鲜。

野色低涵树,溪流乱入田。

泥香锄菜地,风定网鱼天。

更觅幽深处,科头听石泉。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