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后原吾任,逡巡未尽迂。
风尘无巨识,今古薄真儒。
作客非长计,依人岂壮夫。
云中瞻白鹤,翘翮笑樊笯。
觉后原吾任,逡巡未尽迂。
风尘无巨识,今古薄真儒。
作客非长计,依人岂壮夫。
云中瞻白鹤,翘翮笑樊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秋》组诗之四,通过“觉后”二字开篇,透露出一种从梦醒后的反思与自省。全诗以“觉”字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联“觉后原吾任,逡巡未尽迂”,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意识到自己人生的道路和选择,但又在犹豫和徘徊中,似乎还未完全摆脱过去的迂回和迷茫。
颔联“风尘无巨识,今古薄真儒”,指出在世俗的风尘中,人们往往缺乏远见卓识,对于历史与传统的价值认识不足,甚至轻视真正的儒家精神。
颈联“作客非长计,依人岂壮夫”,诗人认为长期寄人篱下并非长久之计,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自立门户,而不是依赖他人。
尾联“云中瞻白鹤,翘翮笑樊笯”,诗人以云中的白鹤自比,表达了对自由、高远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嘲笑那些像樊笼中的鸟一样被束缚的人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
已披出世衣,影莫落尘俗。
何山无丛林,栖息一枝足。
奈何清净心,甘受热恼毒。
譬如伏枥马,心不忘驰逐。
又如火铁丸,气燄不可触。
礼禅客湘山,山翠在眉目。
盖尝视此辈,高笑一捧腹。
今亦欲还乡,当戒前车覆。
吾闻真实心,不受罪与福。
精进缘不懈,此语君勿恧。
久不对睿语,便觉牙颊强。
独行溪山间,清鹄失群伴。
温软闻吴音,攀翻忽东向。
试问识睿否,客曰甚无恙。
但遭吕吴兴,拽手不少放。
欲使开笑齿,说法人天上。
掉头掣肘去,不顾西兴浪。
登舟翻然行,万众皆目断。
平生勇于道,气韵真迈往。
安肯逐儿辈,低首投世网。
但恐吕望之,追法薛廷望。
茶盐以加之,趁出白云嶂。
要看呵佛祖,瘦拳捉藜杖。
新诗夜读寒更尽,兄弟尽容窥所蕴。
此诗未暇数奇趣,谈笑先看押难韵。
家在筠溪白石滩,后堂分得玉千竿。
遥知华屋青灯夜,想见对床风雨寒。
湘山晓学愁眉浅,思归凭高意凝远。
贯珠妙语肯寄我,暴富人惊呼北阮。
何时促诏紫宸对,草制千言倚马待。
才高合在明光宫,忍令流落江湖外。
我渔意不在金鳞,湘浦华亭一样春。
苑头佐舟未乾没,问法僧来寂寞滨。
古师政与人意合,有问自应忘所答。
一波才动众波随,光遍千灯无坏杂。
我怀希夷老,如哑无处诉。
忽闻得生还,失声喜能语。
想见如镜中,仙风拂眉宇。
欲问华严宗,忽觉隔吴楚。
摄衣出从之,久疾恐顿仆。
佳哉蜀道人,精爽驰揵武。
殷勤愿偕行,得书即径去。
我生百无求,青山满门户。
公卿一□□,掉头不回顾。
斯人独难忘,自不知其故。
夙昔当问佛,□□亦法侣。
达书理故事,已办住山斧。
太虚吾斧柄,能□□收取。
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钟答南坞。
凭栏试诵鹏鸟文,洛阳少年亦翘楚。
当时七国犯谋议,睢阳不复闻鼙鼓。
时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处。
金华衲子如玉清,温粹愈恭如履虎。
明章秀句出仓卒,慷慨山川吊前古。
篇篇秀发春欲酽,便疑造化毫端住。
不须众口誇昼公,苕溪君作中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