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天瑞还兴隆二首·其二》
《送李天瑞还兴隆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世态全归咏叹馀,岂如张旭但知书。

九重献纳心犹壮,百折盘桓气未除。

麟凤未应明主弃,芝兰欲就善人居。

天涯相送还相忆,莫待平安两字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的《送李天瑞还兴隆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李天瑞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前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世态全归咏叹馀”,点明了诗人对世间世态炎凉的感慨,认为这一切都只能通过吟咏来表达。接着,“岂如张旭但知书”一句,以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为例,暗含对比之意,意在说明自己不仅懂得书法,更懂得人生百态和情感的抒发。

“九重献纳心犹壮,百折盘桓气未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天瑞虽身处高位(“九重献纳”指官职高者向君王进献意见),但仍保持壮志不减、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李天瑞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依然能够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

“麟凤未应明主弃,芝兰欲就善人居”两句,运用了麟凤和芝兰的比喻,麟凤象征着贤能之士,芝兰则比喻为品德高尚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天瑞的期许,希望他能像麟凤一样得到明主的赏识,同时也能像芝兰一样,选择与品德高尚的人为伍,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最后,“天涯相送还相忆,莫待平安两字疏”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诗人希望在分别后,彼此仍能常怀思念之心,不要等到“平安”二字成为日常交流的疏远之词,意味着友情的淡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渑池道中·其二

奋身秦馆志难移,共羡相如智勇奇。

四十万人同日死,徒藏楚宝欲何为。

(0)

题画竹二首·其二甘泽

蔼蔼碧琅玕,托根傍苔石。

挺拔霜霰馀,苍然含正色。

况复新雨过,薿薿增润泽。

伟哉卫武公,学已跻圣域。

淇澳播声诗,托此比其德。

有志希圣贤,兹图视为则。

(0)

题张志和恒轩

一壶悬挂阊门市,不学壶公隐名字。

手持百药亲㕮咀,调合君臣并佐使。

三因六气将无同,七表八里诚难工。

诊疗时施七勺力,笑谈坐取十全功。

问君神巧何能尔,家法相传有微旨。

利心不守守恒心,起死回生端在此。

呜呼民病全凭州县治,州县几人识恒字。

烦君磨砺古砭针,针起贪顽作良吏。

(0)

徐州十二咏·其十二黄楼

衮衮河流昼夜驰,长怀太守筑堤时。

当年宾客黄楼盛,今日荒凉读断碑。

(0)

过南京三首·其三

金水绕龙河,春风澹绿波。

举头瞻日近,抚已受恩多。

不负青山约,犹怀紫陌珂。

龙盘与虎踞,卜世万年过。

(0)

古春意亭为张真人赋

茫茫堪舆间,孰究太古初。

天地混沌中,一元根化枢。

运启摄提格,条风始吹嘘。

勾萌茁万汇,人备三才俱。

至今千万年,元贞迭藏输。

龙马出河涘,羲皇彰灵图。

对待三十六,淑气总昭苏。

初阳奋重泉,黄钟动葭莩。

太音閟清庙,玄水湛方诸。

达人契玄理,作亭静以居。

和顺自中积,德音畅以敷。

萋萋阶前草,一帘生意舒。

园林度鸣禽,柔荑蔼芳腴。

怀哉广成子,至道不烦迂。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