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欲到今才到,九锁山中称策筇。
白日燃松游两洞,清晨洗眼看孤峰。
心情老矣难为节,景气暄然不似冬。
剩与仙翁有期约,从兹来往定从容。
十年欲到今才到,九锁山中称策筇。
白日燃松游两洞,清晨洗眼看孤峰。
心情老矣难为节,景气暄然不似冬。
剩与仙翁有期约,从兹来往定从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经过十年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心仪的山中胜地——大涤洞。"九锁"暗示了这里险峻幽深,而"策筇"则是古人行走时用以探路和防护野兽的工具,显示出隐士对自然的尊重与适应。
诗人在山中游历于两洞之间,白日之下,松林燃烧发出清香,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境设置,也许象征着内心的净化。"清晨洗眼看孤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欣赏,每一次抬头望向那远处的孤立山峰,都像是用清新的视角去感受世界。
然而,时间的流逝使得心情也随之老去,难以强求节制,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个人情感无法与自然景物相匹敌的感慨。"景气暄然不似冬"则描绘了春日温暖的景象,与严冬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时间流转带来的季节更迭。
最后两句"剩与仙翁有期约,从兹来往定从容"表达了诗人与山中的仙翁(可能是指隐士或道观中人)之间的友情和未来相会的承诺。"从兹来往"意味着自此以后,无论是去是留,都将是轻松自在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人生态度的期待。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绿遍山腰,青回沙尾,花信几风吹断。
屏间鸟度,镜里舟移,乍试苧衫绡扇。
常把禅机破除,难负春研,流光如箭。
正蘅皋税驾,袜尘不动,黛明波远。
看渐是、弱絮萦烟,新荷铸水,丽景一番熏染。
初啼鴂后,将噪蝉前,池阁嫩晴千变。
谁道凭阑有人,暗忆年华,自怜幽倩。
且停桡浅酌,霏雨沾衣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