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开端万古传,厚哉坤轴上承天。
洽阳渭涘祥何定,丰水岐山数已先。
荇菜入歌风穆穆,雎鸠有象兴翩翩。
因怜至圣刑于化,须和周南第一篇。
王教开端万古传,厚哉坤轴上承天。
洽阳渭涘祥何定,丰水岐山数已先。
荇菜入歌风穆穆,雎鸠有象兴翩翩。
因怜至圣刑于化,须和周南第一篇。
这首诗以“恭遇册立中宫”为题,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象征手法,旨在颂扬册立皇后这一重大皇家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首联“王教开端万古传,厚哉坤轴上承天”,开篇即以“王教”点出帝王之教化,强调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同时以“坤轴”象征皇后,表明皇后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如同大地承载万物,承上启下,连接天地。
颔联“洽阳渭涘祥何定,丰水岐山数已先”,通过“洽阳”、“渭涘”、“丰水”、“岐山”等地理名词,以及“祥”、“数”等字眼,描绘出一种祥瑞与预兆的氛围,暗示皇后册立将带来吉祥与稳定,同时也预示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颈联“荇菜入歌风穆穆,雎鸠有象兴翩翩”,引用《诗经》中的“荇菜”与“雎鸠”,前者象征着和谐与宁静,后者则以鸟儿的翩翩起舞比喻皇后册立带来的喜悦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
尾联“因怜至圣刑于化,须和周南第一篇”,以“至圣”指称孔子,引述其教导,强调皇后册立不仅是皇家事务,更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与教化,最后以“须和周南第一篇”呼应开头,形成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皇后品德与教化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教化中作用的期许。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对皇后册立这一事件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予也夙颖悟,十五知论文。
结交皆老苍,稚爪攀修鳞。
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获珍。
誓将觉后生,庶以酬先民。
干禄镛水庠,岁星七周循。
青衿二十徒,达者唯黄闻。
三十为礼官,制作多述因。
前年乞骸归,甘作隐逸伦。
业穷道岂迁,操危气愈伸。
持此欲有授,二玄乃其人。
时登乌石山,眺远沧海滨。
逸兴发猿啸,閒情投鸟群。
既与簪绂疏,颇同缁锡邻。
朝游必竟夕,夜吟常达晨。
放旷宇宙间,外视埃壒身。
匏斟日动爵,剑舞风披巾。
醉来各鸱张,挥洒如有神。
坐或藉青草,倦应眠白云。
大运迭盈虚,人事常参辰。
讵知同心者,胡为遽离分。
于时维孟冬,膏车戒征轮。
借问子何之,囊书上成均。
执手念门友,登堂辞老亲。
驱马西郭门,祖帐螺江漘。
朔风捲行旆,木脱波粼粼。
请为壮士吟,庶以摅中勤。
丈夫志四海,况乃观国宾。
惜别语刺刺,无乃儿女仁。
壮怀何以赠,临歧解青蘋。
《送黄玄之京》【明·林鸿】予也夙颖悟,十五知论文。结交皆老苍,稚爪攀修鳞。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探玄始有得,服膺如获珍。誓将觉后生,庶以酬先民。干禄镛水庠,岁星七周循。青衿二十徒,达者唯黄闻。三十为礼官,制作多述因。前年乞骸归,甘作隐逸伦。业穷道岂迁,操危气愈伸。持此欲有授,二玄乃其人。时登乌石山,眺远沧海滨。逸兴发猿啸,閒情投鸟群。既与簪绂疏,颇同缁锡邻。朝游必竟夕,夜吟常达晨。放旷宇宙间,外视埃壒身。匏斟日动爵,剑舞风披巾。醉来各鸱张,挥洒如有神。坐或藉青草,倦应眠白云。大运迭盈虚,人事常参辰。讵知同心者,胡为遽离分。于时维孟冬,膏车戒征轮。借问子何之,囊书上成均。执手念门友,登堂辞老亲。驱马西郭门,祖帐螺江漘。朔风捲行旆,木脱波粼粼。请为壮士吟,庶以摅中勤。丈夫志四海,况乃观国宾。惜别语刺刺,无乃儿女仁。壮怀何以赠,临歧解青蘋。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cdRE2Cr4.html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
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
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
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
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
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
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