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水长悬纸上声,松烟浮动日微明。
疏帘欲捲愁风雨,独拥春寒寐不成。
瀑水长悬纸上声,松烟浮动日微明。
疏帘欲捲愁风雨,独拥春寒寐不成。
此诗《题袁彊名画(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景象。诗中以“瀑水长悬纸上声”开篇,巧妙地将瀑布的声响与画纸上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视觉与听觉交织的意境。接着,“松烟浮动日微明”一句,通过松烟在晨曦中的飘动,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疏帘欲捲愁风雨”,诗人通过描述轻薄的窗帘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风雨而担忧,暗喻了画中环境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流露出画家对自然景象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情感的投射。最后,“独拥春寒寐不成”一句,以个人的感受收尾,表达了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独自一人难以入眠的情境,既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扰,也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一幅画作的视觉形象转化为文字的诗意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
无限神光常围簇。瑞霭祥云盈满目。
青鸾赤凤舞仙宫。不投尘世栖凡竹。性珠明九曲。
静中炼金并炼玉。做生涯、坐观浮世,几度黄河绿。
天女天男天衣禄。仙语仙言仙禀覆。
谢天谢地谢神祗,免教玉性拖泥漉。圣真常照烛。
不亏功行丹渐熟。透晴空、太玄之外,无宠还无辱。
锦堂春,璚仙朝列琼筵。
遇良辰、名香共爇,吐氤氲、瑞蔼祥烟。
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昔有轩辕。
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
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
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
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
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
万载金龟,千秋玉兔,老人星见,庆这些事,洞天佳景,还也胜尘缘。
无来去,天地同寿,日月齐年。
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
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
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十年燕市重经过。
鞍马宴鸣珂。趁饥凤微吟,娇莺巧啭,红卷钿螺。
缠头断肠诗句,似邻舟、一听惜蹉跎。
休唱贞元旧曲,向来朝士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