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
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
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十年燕市重经过。
鞍马宴鸣珂。趁饥凤微吟,娇莺巧啭,红卷钿螺。
缠头断肠诗句,似邻舟、一听惜蹉跎。
休唱贞元旧曲,向来朝士无多。
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
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
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十年燕市重经过。
鞍马宴鸣珂。趁饥凤微吟,娇莺巧啭,红卷钿螺。
缠头断肠诗句,似邻舟、一听惜蹉跎。
休唱贞元旧曲,向来朝士无多。
这首元好问的《木兰花慢·赠吹觱篥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赋此》是一首词,表达了对吹觱篥技艺的赞赏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词中描绘了音乐之美,尤其是觱篥(类似笛子的一种乐器)演奏的动人之处,如“银字”、“珠绳”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乐声的清脆与婉转。
诗人回忆起往昔风流人物,如吹管的“诸郎”和歌妓“念奴”,并借“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的景象,寓言岁月如梭,人事已非。接着,词人感叹自己再次经过燕市,看到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饥凤微吟,娇莺巧啭”的凄美画面,令人惋惜。
“缠头断肠诗句”一句,暗示了音乐中的情感深沉,而“邻舟一听惜蹉跎”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词人劝告不要再唱那些“贞元旧曲”,因为当时的朝士已经不多,那份盛世的繁华已不再。
整首词以音乐为引,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展现出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