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

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

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

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

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

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

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

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

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

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

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

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

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

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意渡大瀛海。

举头祇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

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

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

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

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

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

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太平洋一艘船上,中秋之夜望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感慨。

首句“茫茫东海波连天”,描绘出大海的辽阔与深邃,波涛连天,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接着“天边大月光团圆”一句,将月亮比作“大月”,形象地展现了中秋之夜满月的景象,给人以温馨与团圆的感受。

“送人夜夜照船尾”则赋予月亮以陪伴的角色,它似乎在夜晚为航行的人们照亮道路,增添了一种温暖与安慰。接下来的“今夕倍放清光妍”强调了中秋之夜月亮的特别美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悦与美好。

“一舟而外无寸地”描述了船只在浩瀚海洋中的孤独感,而“上者青天下黑水”则通过对比天空与海水的颜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渺小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广阔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共有的情感与自然现象的感慨,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人们都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感受相同的节日氛围。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与历史的思考,将月亮的盈亏与人类的历史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与人类历史的短暂性。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描绘了船员在中秋之夜的活动,与天空中的银河相对应,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通过描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中秋之夜的庆祝与哀愁,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表达了诗人对船上其他乘客的同情,以及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描绘了船上的睡眠场景,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旅途的疲惫与安宁。

“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与之前的描写形成对比,突出了中秋之夜的特别之处。

“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通过月亮的动态描绘,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表达了诗人与月亮之间的情感联系,月亮仿佛成了诗人的伴侣,给予他安慰与陪伴。

“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强调了中秋之夜的特殊意义,诗人与月亮、自己的影子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画面,象征着孤独与自我反思。

“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通过想象云层深处的万家灯火,以及人间的欢乐与离别,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百态的观察与思考。

“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总结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共同的情感体验,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中秋之夜找到共鸣。

“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位置的感慨,身处遥远的东方,却与世界其他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

“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变化的接受与适应。

“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意渡大瀛海”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举头祇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强调了月亮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远方的纽带作用。

“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通过月亮的东升西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引发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四处漂泊,难以找到固定的归宿。

“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通过引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经历的思考。

“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位置的疑问,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好奇。

“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不眠不休,心中充满憧憬与期待,随着月影逐渐消失,朝霞渐渐染红天际,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在太平洋上望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文化多样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梦想、孤独与归属感的探索。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五

明日零陵去,还寻屈氏乡。

子孙三户少,汤沐九疑长。

鸾鸟须多语,兰荪不独香。

那能似潇水,随尔入清湘。

(0)

初秋春山作·其四

磴道交烟竹,阴阴扫不开。

人惟盘石坐,客是白鸥来。

叶尽山无影,花多水有苔。

松脂新服食,白发莫相催。

(0)

阳朔

城里奇峰满,人烟在石林。

家家为虎落,户户有猿吟。

水脱诸滩浅,江通一井深。

客舟纷向驿,月出奏箫音。

(0)

答毛子霞·其一

岂意秋蓬转,重逢在晋阳。

解忧如玉树,含垢亦龙章。

乌鹊虚惊月,芙蓉不拒霜。

相看疑梦寐,高咏慰参商。

(0)

初春六莹堂雅集主人梁庶常出六莹琴相示歌以纪之

主人花多开成行,入门白碧红绯香。

华堂扫花燕嘉客,吴歌楚舞纷鸳鸯。

酒伴张琴如绿绮,蛇腹古光玄雪起。

太冥桐干含黄钟,彷佛落霞与流水。

杯行未暇调清商,点徽转弄妨绕梁。

大小鼙婆恐终曲,新声靡曼娱中肠。

长清短侧俟他日,为君一弹欢未央。

(0)

答陈宛平·其二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

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

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

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

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