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景莹应试三首·其一》
《送陈景莹应试三首·其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圣朝求仲举,世业鲁遗编。

国士推高第,书生正少年。

三投怀白璧,万选属青钱。

珠勒装行骑,乘风快著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青年才俊陈景莹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诗中以“圣朝求仲举”开篇,借用了典故,表达了朝廷对贤才的渴求,将陈景莹比作汉代的名士徐稚(字仲举),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才华和品德。

接着,“世业鲁遗编”一句,赞美陈景莹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继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如同孔子后裔所保留的儒家经典一样宝贵。这既是对陈景莹个人背景的肯定,也暗示了他的学术根基深厚。

“国士推高第,书生正少年”则直接点明了陈景莹作为国家之士,正值青春年华,正是施展才华、追求功名的最佳时机。这里不仅赞扬了陈景莹的年轻与才华,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三投怀白璧,万选属青钱”运用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陈景莹在科举道路上的努力与期待。白璧象征着陈景莹的才华和高尚品质,而青钱则是科举考试中的选拔标志,意味着陈景莹有望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珠勒装行骑,乘风快著鞭”描绘了陈景莹即将出发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珠勒装饰的马匹,乘风破浪,快速前行,象征着他充满信心、斗志昂扬地踏上科举之路,期待着能够一举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景莹个人背景、才华、志向以及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陈景莹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其五

昔为岫云游,到寺已昏黑。

那知山门外,双松翠交织。

宸题引入胜,云日与绚色。

升阶见娑罗,银杏尤夙识。

踪寻出寺左,石径顿坦直。

有亭夹清湍,丹垩亦新饰。

去都且百里,布施定谁力?

龙子与拜砖,奔走客万亿。

幸先香会至,食宿免见逼。

入梦习泉喧,窥床惜月昃。

能留过中秋,朝夕共探陟。

(0)

除夕至金陵伯严有诗见及因答其意

一年两会近成例,今我来思乃骑岁。

除夕倾谈漏且阑,元旦君先以诗至。

闭门歌哭取自养,瓠落无容岂忘世?

浣花味谏并一炉,日冶万愁铸为字。

迩来此道失浮竞,根本性情害政事。

训词深厚古有闻,未屑雷同况羹沸。

日辉风畅鸟雀喜,想望中兴验春气。

蓍龟自取庶民从,鼗铎何关处士议?

老鸡不晨百无用,啄粟太仓类游戏。

秋风事事可硬差,谭萟还当就吾契。

(0)

寓斋杂述·其五

隘巷车辚辚,知是沈十二。

入门便说诗,晷尽炳烛继。

坐月绿净亭,此景犹梦寐。

因话百步廊,却忆信州试。

半生较仕隐,一笑总儿戏。

离合虽偶然,心情逐年异。

莫辞会面数,得暇正不易。

净拂竹间床,少须严羽至。

(0)

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其二

清泉美竹皆吾素,儿女惊欣色色新。

满髻山花村里媪,却来隔岭看夫人。

(0)

石山左转有洞供老子像榜老君岩

道左穹窿一洞天,丈寻钟乳不知年。

却愁混沌朝朝凿,肯赦灵岩为散仙?

(0)

春日杂述·其二

臆想惊非幻,身经误是真。

神伤旧游地,心稳暂时人。

尚慕幽栖适,难求古德邻。

南游倘成事,无著倚天亲。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