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斋杂述·其五》
《寓斋杂述·其五》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隘巷车辚辚,知是沈十二。

入门便说诗,晷尽炳烛继。

坐月绿净亭,此景犹梦寐。

因话百步廊,却忆信州试。

半生较仕隐,一笑总儿戏。

离合虽偶然,心情逐年异。

莫辞会面数,得暇正不易。

净拂竹间床,少须严羽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寓斋中的生活片段与内心情感。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对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沈十二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首句“隘巷车辚辚,知是沈十二”,以车声入题,巧妙地引出友人沈十二的到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入门便说诗,晷尽炳烛继”两句,直接点明了两人相聚时的活动——谈论诗歌,即使时间已晚,仍不觉疲倦,继续畅谈,体现了他们对诗歌的共同热情和深厚友谊。

“坐月绿净亭,此景犹梦寐”描绘了一幅月下绿亭的宁静画面,仿佛梦境一般,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因话百步廊,却忆信州试”两句,通过回忆与友人在百步廊的往事,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半生较仕隐,一笑总儿戏”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态度,认为两者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执着,应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性格的体现。最后,“莫辞会面数,得暇正不易。净拂竹间床,少须严羽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多相聚的愿望,以及对严羽(可能是指另一位友人)即将来访的期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丁亥南山登高·其三

忽惊佳节是重阳,旋买村醪旋拨忙。

烂醉已拚明日了,任他人笑使君狂。

(0)

过潼关

白头关吏诘来情,惭愧人人识姓名。

却说防秋曾到处,肃州尽是镇边城。

(0)

临别

钦州命下,太夫人宜有万里之忧。正以不孝跽谢。

太夫人慨然自慰且有义命之诫。

拜违之旦,又戒家人以勿泣为送,直沽舟中韵以记之。

临别慈亲意,分明义割恩。

是非如可辩,得丧岂须论。

在汝须安命,诸孙足应门。

古来轲母训,何必胜斯言。

(0)

春日杂兴和陈宣之韵·其一

嗟嗟荆山玉,璞中美不扬。

不殊瓦与砾,弃置官道傍。

一朝秦相国,琢成龙凤章。

沐浴献天子,千载仰馀光。

(0)

摸鱼儿.题琴斋西湖掌书图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聊自遣。

君莫怅、广文官冷投闲散。愁眉暂展。

认几点苍山,几枝疏柳,青到看书眼。

篷窗静,小坐横陈万卷。黄童惭未窥见。

嫏嬛福地留清梦,却趁藕花风便。帘半卷。

更补写、添香小影神仙眷。鸣舷去缓。

正弟子携尊,渔郎问字,相望暮云远。

(0)

高阳台.同张松溪、许季眉乃常湖舫饯秋,时松溪将客袁浦,余亦有归意

水浅蘋根,霜欹蓼影,画船斜倚孤篷。

幽况凄迷,残尊坐对青峰。

倦游客比秋消瘦,算归期、燕子能同。采芙蓉。

别后相思,寄与西风。

荷香桂子怀前度,弄短桡长笛,镜里烟浓。

栏靠斜阳,罗衣人语楼东。

而今尽入销魂传,悔当初、领略匆匆。柳阴中。

只有寒鸦,替守帘栊。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