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荆山玉,璞中美不扬。
不殊瓦与砾,弃置官道傍。
一朝秦相国,琢成龙凤章。
沐浴献天子,千载仰馀光。
嗟嗟荆山玉,璞中美不扬。
不殊瓦与砾,弃置官道傍。
一朝秦相国,琢成龙凤章。
沐浴献天子,千载仰馀光。
这首诗名为《春日杂兴和陈宣之韵(其一)》,作者是明代诗人岳正。诗中以荆山美玉为喻,讲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起初被忽视,犹如瓦砾般被遗弃路边,但后来秦相国慧眼识珠,将其雕琢成龙凤图案,献给天子,从而流传千古,光芒四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被发掘和赏识的感慨,也寓含了对贤能者最终得以施展才华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借物说人,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才价值的认识。
去天尺五韦邪杜,休疑旧梨花店。
蛛网纱窗,草迷幽径,破板红桥谁换。池莲向暖。
听一片蝉声,绿阴不断。
点水蜻蜓,飞来又去绕花满。
登山临水寄兴,叹茫茫千古,多少恩怨。
老树婆娑,回阑曲折,笔墨频挥虚馆。遥山在眼。
认南谷高峰,西南数遍。归骑匆匆,夕阳天又晚。
小小茶樯,载绝代秾姿,慰侬离索。
色界兜罗参破未,悄与仙鬟商略。
楚峡春酣,梧台月迥,静掩都梁阁。
关河遥夕,碧云幽梦难托。
却忆深院明灯,鬟鸦侧处,碎朵钗边落。
佩远天风珠衱冷,枉觅灵妃旧约。
心苦抛莲,眉长怨柳,凝想屏山角。
馀芳冉冉,水窗清伴羁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