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烟薰透大夫松,胶国吹成赤鲩公。
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谁言陈子草玄手,突过蒲家读墨功。
老我久无椽样笔,为君小楷注鱼虫。
麝烟薰透大夫松,胶国吹成赤鲩公。
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谁言陈子草玄手,突过蒲家读墨功。
老我久无椽样笔,为君小楷注鱼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谢李君亮赠陈中正墨》。诗中的意境雄浑,笔法细腻,通过对墨的形容,展现了诗人的书画修养及对友情的珍视。
“麝烟薰透大夫松,胶国吹成赤鲩公。”
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墨的质地和制作工艺。麝香熏得松木通透,象征着墨色浓郁而纯正;“胶国”指的是古代用来制墨的国家,其精湛的技艺使得墨如同吹塑一般成型,呈现出赤红色的光泽。
“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这里则是对墨色和书写效果的描绘。龙尾比喻着精细的研磨工具,将墨磨得如同天上的星辰般散发光彩;而“鼠须”则形容毛笔的轻柔,书写时墨迹如晴空中出现的虹霓,生动又富有诗意。
“谁言陈子草玄手,突过蒲家读墨功。”
这两句是对前人书法艺术的赞叹。“陈子”指的是唐代书法家陈伯玉,其草书技艺超群;而“蒲家”则可能是指某位书法大家。诗人通过提及这些前辈,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追求。
“老我久无椽样笔,为君小楷注鱼虫。”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个人的书写状态和心境。“椽样”是古代的一种笔名,而“我久无”表明诗人长时间未能如愿使用这样的好笔。最后一句“为君小楷注鱼虫”,则是说为了朋友,诗人用细楷字体书写,有如在水中游动的鱼虫一般灵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墨和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更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对于书写工具与技艺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