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于秋。
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
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
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于秋。
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
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谢从善挽词》。诗中通过对挽词技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 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挽词者的高超技艺和强大的创作能力。一腹指的是挽词者的心灵深处,三箧则是丰富的诗意和才情;双钩代表着巧妙的构思,万牛则是无穷无尽的文思。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于秋。” 这两句描绘了挽词者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态度。行身如同中规,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平和自如;阅世则是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如同秋天的清风,透彻而又冷静。
“紫诏犹新墨,霜髯忽古丘。” 紫诏指的是皇帝颁布的诏书,这里用来比喻挽词者的作品如同刚被写下的诏书一样鲜活、新奇;霜髯则是指白发,如同古老的山丘,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 这两句通过对挽词者情感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清风不需要记录,因为它如同挽词者的作品一样,是那么自然而然;挂剑则是古代文人表达悲思的一种方式,泪水如溪流,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激动与哀伤。
这首诗通过对挽词技艺和创作态度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友情怀念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