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绕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馀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绕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馀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滁州官舍(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述自己作为地方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绕城池。” 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滁州任职期间,对于自己的行政能力有所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美景的赞赏。这里的“失职”表明作者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满意,而“琅邪山色绕城池”则是对滁州自然风光的描写,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在任职期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之中。这里的“解龟”指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玉龟,象征着官职,而“且作三年调”则表明作者有意改变现状或是期待新的工作调动。“下马先吟八绝诗”则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这两句反映出作者在处理公务时的一种态度,既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又不失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公馀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期待,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将会在未来留下美好的声名,而不会因为职务上的平凡而被人遗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员的多重身份以及其文学才华。
兴济聊停棹,下船顾龙宫。
饥鼯窜古瓦,颓垣卧秃松。
金张许史地,所事都成空。
纵步衢冲间,城闉看阘茸。
幸余槐榆影,俛仰黉序中。
此外遂无他,可以问窊隆。
土人为予说,罹变此处同。
掩口城破后,云何辱乃公。
所赖此荒薄,得以全我躬。
予曰见何晚,此说故无庸。
先朝戚里旧,一日等飘风。
往复乘除尔,事理讵有穷。
天地齐一视,彼我不为功。
吐辞未既意,荒城日下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