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馆逢重午,石榴花正芳。
吾庐开亦好,归去嚼天浆。
客馆逢重午,石榴花正芳。
吾庐开亦好,归去嚼天浆。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客居的旅馆中度过的情景,诗人通过石榴花的香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客馆逢重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端午节之际,诗人身在异乡的旅馆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与龙舟赛和吃粽子等活动相关联,而在此时身处他乡,自然会勾起对家乡习俗的怀念。
次句“石榴花正芳”,转而描写旅馆外的景象,石榴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芳香。石榴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吉祥和繁荣,此处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三句“吾庐开亦好”,诗人想象如果自己在自己的家中,这样的场景同样令人愉悦。这里的“吾庐”既指自己的家,也暗含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些许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归去嚼天浆”,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家乡,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愿望。“嚼天浆”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整句诗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和石榴花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富有画面感。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见者面柔辞气曲。
惟有禅翁向晚秋,东篱细步想风流。
何人醉酒在新丰,暮雪琼飞骖玉龙。
云借威棱如直指,风排倾倚似斜封。
堂堂不及侏儒饱,烈烈徒多憔悴容。
久负梁园能赋客,且遵汉诏善勤农。
邂逅宫花春寂寂,相思塞草暮离离。
休信李广未封印,喜得青香赋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