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杂诗·其四》
《广州杂诗·其四》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海外分无徐福岛,盛时犹说郑和舟。

解歌黄鸟真明哲,龙斗蜗争恐未休。

(0)
鉴赏

这首诗《广州杂诗(其四)》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海外与历史人物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海外分无徐福岛”,借用了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海外探索与未知世界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传说的反思。徐福的故事在后世被赋予了多种解读,此处或暗示着海外探险与追求理想化的境遇往往充满未知与变数。

次句“盛时犹说郑和舟”,提到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展现了古代中国航海技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对外交流的繁荣景象。通过对比徐福与郑和,诗人或许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探索的不同方式与目的,以及这些探索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接下来,“解歌黄鸟真明哲”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黄鸟”象征为某种智慧或真理的象征,强调了理解与认知的重要性。这里的“解歌”可能指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揭示,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推崇。

最后一句“龙斗蜗争恐未休”,以“龙”与“蜗”的形象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权力斗争与小人之争的永不停息。其中,“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与地位,“蜗”则代表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权力斗争与人性弱点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引用,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类探索、智慧、权力斗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精炼,寓意深远,体现了陈宝琛作为一位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湖上闻鹃

涌金门外买湖船,绿树阴阴叫杜鹃。

恰莫叫从城里去,有谁人肯办归田。

(0)

闻雁

暮霞天角正红酣,渺渺飞鸣雁两三。

万里中原消息断,赖能带得过江南。

(0)

题承天心老万佛阁

我闻谂禅师,断薪接绳床。

杨岐初住时,撒雪满屋堂。

庭松下法子,瓶水注道浆。

看来古佛心,不为屋有亡。

心公自别宗,眼碧髭又霜。

更接十千众,建此新道场。

梯空插璇题,会海结宝方。

自营不住心,每唱无底囊。

如明珠走盘,如利刀截肪。

以兹众生故,苦为诸佛忙。

寥寥一贞境,渺渺万法航。

泥空竟成著,堕有终是盲。

青灯落檐花,吾道千丈光。

(0)

瑞麦歌

爰采麦矣岷之阳,麦秀蕲兮登我场。

岐岐而生自天产,两两而并维星祥。

我行其野逢酂长,酂长忻然持穗往。

自言此穗实秀时,六稻俱垂惟麦仰。

晋之四穟唐六岐,虽有其物无其时。

我君圣武绥万邦,我侯骏德为藩维。

君臣尧舜禹,十风五日雨。

干戈偃息将兆和,拍手齐唱崆峒歌。

(0)

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脩孙子直·其六

老瓦莫厌粗,奚童莫嫌小。

及时不为乐,顷刻芳事了。

(0)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三

末学纷纷竞为人,公能康济自家身。

形躯元备人间世,肝肺尽收天下春。

观我自应知爱重,识心须会起经纶。

寿觥难著皇华语,抱取峨眉月半轮。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