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拟古与韩集叙别》。诗中以燕雀和鸿鹄的对比,寓言了人生的际遇。燕雀象征平凡相伴,鸿鹄则象征志向高远但可能迷失方向。诗人感慨即使有高山大海的壮丽,也不如日常生活的简单实在,如吃瓜与葛的朴素。接着,他通过食梅生酸、食冰感寒的比喻,表达了离别带来的苦涩滋味。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意指在平淡的交谈中找到了知己,而"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如同黄檗的苦味浸染了原本洁白的丝线。最后两句"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离别既近又遥的矛盾心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展现了宋诗的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
朝来东北风,吹我庭前树。
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
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
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
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
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