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与韩集叙别》
《拟古与韩集叙别》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古风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bié
sòng / cháoshuōzhī

yànquèchángxiāngsuí鸿hóngzhōng

yuèhǎiguā

shíméilìngrénsuānshíbīnglìngrénhán

wénjiéchóu

huángnièrǎnjìnwèibié

biéjìnyuǎnhòuhuìyóuwèi

翻译
燕雀相伴,鸿鹄迷失道路。
世间有高山大海,却不如寻常瓜葛。
品尝梅子使人酸,吃冰让人感到寒冷。
一听布帛言语,便觅得终身伴侣。
黄檗染白丝,苦涩的浸泡象征离别。
离别近在眼前,但重逢的日期还未确定。
注释
燕雀:比喻平凡的人。
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迷:迷失。
岳:高山。
海:大海。
瓜:普通事物。
葛:寻常事物。
食梅:吃梅子。
酸:酸楚。
食冰:吃冰。
寒:寒冷。
布帛语:日常话语。
结发:指结婚。
俦侣:伴侣。
黄檗:一种苦味植物。
素丝:白色的丝线。
别离:离别。
近不远:即将来临。
后会:未来的相见。
期: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拟古与韩集叙别》。诗中以燕雀和鸿鹄的对比,寓言了人生的际遇。燕雀象征平凡相伴,鸿鹄则象征志向高远但可能迷失方向。诗人感慨即使有高山大海的壮丽,也不如日常生活的简单实在,如吃瓜与葛的朴素。接着,他通过食梅生酸、食冰感寒的比喻,表达了离别带来的苦涩滋味。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意指在平淡的交谈中找到了知己,而"黄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如同黄檗的苦味浸染了原本洁白的丝线。最后两句"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离别既近又遥的矛盾心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展现了宋诗的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别巢氏书斋

独客理行装,重城漏未央。

五更霜上屋,残夜月窥墙。

小别劳相忆,交情不可忘。

梅花近新岁,昔昔梦还乡。

(0)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其二

朝来东北风,吹我庭前树。

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

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

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

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

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

(0)

十月朔日雪用东坡雪后北台书壁韵二首·其二

江北江南噪乱鸦,玉龙横走送云车。

难寻乐府冬青树,翻认胡儿杨白花。

贫合围炉如挟纩,寒来能醉即为家。

孤舟蓑笠沧江晚,冰底游鱼手漫叉。

(0)

重九日奉张曼生先生

去年重九日,城北独登高。

揽物伤时变,殷忧付浊醪。

几人戈作枕,群盗猬生毛。

落日长江远,萧萧闻暮涛。

(0)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其四

去年君病泪横波,今日思君泪枉多。

回忆诗人断肠句,年年风露满秋河。

(0)

题吴门袁恂如梨花春雨图三首·其三

梨花垂垂白雪香,欲饮不饮泪满觞。

问君何所思,乃在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

上有青冥高天下渌水,魂魄不到关山长。

年年春雨阶头石,泪下苔花化成碧。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