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杂曲歌辞·行路难》,其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困顿和亲情冷漠的感慨。诗中“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两句,用夷狄(指古代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比喻异族之地,以此来形容自己在熟悉环境中的困顿感觉,表明即便是在本应熟知和亲切的地方,也可能遭遇难以预料的艰辛。
“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则是说,即使是骨肉相连的至亲,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得像隔绝的异乡一样无法沟通。这两句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表达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态度,而不是外界环境的阻碍。这里的“路”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道路,更是比喻生命中的选择和方向。
最后,“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则是在说,就在自己的脚下,似乎总有两种不同的路径可供选择,但实际上却又感觉到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无法达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复杂情感和困境,以及对亲情、人际关系和个人的自我选择的深刻体会。
木犀香满精庐,晚来受月池光浅。
一龛佛火,一炉茶影,一床诗卷。
旅鬓迎秋,断魂惊梦,曲阑凭遍。
怅才晴、又雨重阳近也,留不住、辞巢燕。
休说琼楼玉宇,尽西河、吴刚迷恋。
功名尚记昔年,知遇依然沦贱。
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客怀聊遣。
谢多情老衲,军持净洗,把黄华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