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夕多为城中之约因赋此篇》
《灯夕多为城中之约因赋此篇》全文
宋 / 徐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春来懒倦半相仍,全似诸方怕事僧。

薄有篇章堪对酒,略无情绪要观灯。

湖山帝里梦频往,泉石吴乡归未能。

四海平生几兄弟,个般滋味更谁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duōwèichéngzhōngzhīyuēyīnpiān
sòng / huī

chūnláilǎnjuànbànxiāngréngquánzhūfāngshìsēng

báoyǒupiānzhāngkānduìjiǔlüèqíngyàoguāndēng

shānmèngpínwǎngquánshíxiāngguīwèinéng

hǎipíngshēngxiōngbānwèigèngshuícéng

注释
春来:春天来临。
懒倦:懒散。
半相仍:依旧。
诸方:各方。
怕事僧:怕麻烦的僧人。
薄有:仅有少许。
篇章:诗文。
堪:可以。
对酒:配酒。
略无:完全没有。
情绪:兴致。
观灯:赏花灯。
湖山:湖光山色。
帝里:帝都。
梦频往:常常在梦中前往。
泉石:山水。
吴乡:吴地。
归未能:无法回去。
四海:天下。
平生:一生。
几兄弟:多少兄弟。
个般:这般。
滋味:感受。
更谁曾:又有谁能体验。
翻译
春天来临我懒散依旧,仿佛各方怕麻烦的僧人。
仅有少许诗文可配酒消遣,提不起兴致去赏花灯。
梦境中常常游历帝都湖山,现实中却无法回到吴乡。
一生之中,有多少兄弟情深,这样的感受又有谁能共享?
鉴赏

这首宋诗《灯夕多为城中之约因赋此篇》是徐恢所作,描绘了春天慵懒的情境和诗人的心境。首句“春来懒倦半相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因春困而怠惰的状态,仿佛连日常活动都变得敷衍。接下来的“全似诸方怕事僧”,以出家人的态度比喻自己对世事的淡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避世之心。

“薄有篇章堪对酒”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用写作来排解闲暇时光,然而“略无情绪要观灯”的描述则揭示了他对热闹景象的漠不关心,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诗人通过“湖山帝里梦频往”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故乡吴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归乡之愿却未能实现。

最后两句“四海平生几兄弟,个般滋味更谁曾”,诗人感慨人世间兄弟情深,但这样的体验在四海漂泊中实属难得,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徐恢
朝代:宋

徐恢,生平不详。与赵蕃(昌父)有唱和。《永乐大典》辑其诗称《月台集》或《月台玉雪集》,已佚。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寄房千里博士

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眠未采桑。

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0)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一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

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

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

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

(0)

浣溪沙·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0)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

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0)

君山怀古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0)

晚春宿僧院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