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懒倦半相仍,全似诸方怕事僧。
薄有篇章堪对酒,略无情绪要观灯。
湖山帝里梦频往,泉石吴乡归未能。
四海平生几兄弟,个般滋味更谁曾。
春来懒倦半相仍,全似诸方怕事僧。
薄有篇章堪对酒,略无情绪要观灯。
湖山帝里梦频往,泉石吴乡归未能。
四海平生几兄弟,个般滋味更谁曾。
这首宋诗《灯夕多为城中之约因赋此篇》是徐恢所作,描绘了春天慵懒的情境和诗人的心境。首句“春来懒倦半相仍”,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因春困而怠惰的状态,仿佛连日常活动都变得敷衍。接下来的“全似诸方怕事僧”,以出家人的态度比喻自己对世事的淡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避世之心。
“薄有篇章堪对酒”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用写作来排解闲暇时光,然而“略无情绪要观灯”的描述则揭示了他对热闹景象的漠不关心,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诗人通过“湖山帝里梦频往”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故乡吴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归乡之愿却未能实现。
最后两句“四海平生几兄弟,个般滋味更谁曾”,诗人感慨人世间兄弟情深,但这样的体验在四海漂泊中实属难得,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
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