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
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飙动槁叶,群窜迹如扫。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皓皓。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
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
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飙动槁叶,群窜迹如扫。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皓皓。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
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狩猎活动的景象,通过飞鹰搏击平原、禽兽四散的情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诗人借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哀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狩猎活动中的人性化态度。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两句,写出了猎物在捕捉过程中的挣扎和本能的恐慌。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则是对狩猎技术和人工驯服野兽过程的一种描绘。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认同与赞美之情。接下来的“高飙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则是对狩猎活动中大自然被扰乱的描写。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皓皓”这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再次突出了狩猎场景的宏大与生动。最后,“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表现了狩猎者对自己行为的无奈和后悔。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狩猎这一主题,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生命、人性等多层面的思考。诗中既有动态的描绘,也有静谧的情感抒发,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和丰富情感。
吴淞合流三百里,一幅蒲帆挂春水。
青山绕船黄鸟啼,盘回如在巴渝里。
沙上游龙滴血红,风吹老鱼浪花起。
凝云不流神妪哭,万古胥魂招不复。
客浩歌,谁相续,栖迟零落渐离筑。
思家何处问迷津,鹧鸪声里垂杨绿。
淮海表兹郡,东南诚要津。
近代亦雄藩,亲王莅斯民。
荆吴自兹入,燕赵亦来臻。
舟车无停运,孳货若丘坟。
冠盖充廛里,歌吹咽城罝。
美酒既如渑,粱肉夹道陈。
休养近百年,富庶难具论。
大道无恒处,荣悴每相因。
风烟一披拂,奄忽同埃尘。
空屋啸蹲鸱,崩垣走惊麇。
帟蒲交四野,骴骼俨若新。
贵贱不复知,贤愚安能分。
予有山阳遣,经过属秋辰。
凭高肆遐览,落日无行人。
欲继芜城作,薄劣愧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