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春宿僧院》
《晚春宿僧院》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

(0)
注释
萧寺:寂静的寺庙。
落花:飘落的花瓣。
淹留:停留。
惠休:人名,可能是一位僧人。
磬声:寺庙中的敲钟声。
窗影斜:窗户的影子斜斜地投射。
道侣:修行的伴侣,通常指僧侣或道士。
生涯:生活道路,人生选择。
寒灯:昏暗的小灯。
曙鸦:清晨的乌鸦。
翻译
春天的萧寺中花瓣飘落,我在此逗留几晚,在惠休的家中。
碧蓝天空中云朵散尽,远处传来钟声悠长,夜晚月光明亮,映照着窗户斜斜的影子。
白天我在闲暇中吟诗,与道友相伴,远方的青山象征着我的生活理想。
微弱的灯光闪烁,寒意中我无法入眠,只能听到早起的乌鸦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晚春时节,暂居于一座萧寺的景象。开篇“萧寺春风正落花”即设定了季节和环境,春风轻拂,花瓣纷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离索的氛围。“淹留数宿惠休家”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安宁之地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的“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展现了寺院夜景,云去碧空澄明,磬音悠长,月光如水,窗外投射出斜倚的影子。这两句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深切感受。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中,诗人在白昼里悠然自得地吟咏着佛经或道教典籍,与僧侣同坐论道,而对远处的青山则视若生平之界限,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现实边界的一种思考。

“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两句转而描写夜深人静时分,一点微弱的灯光照亮了诗人的孤独,而远方家乡的梦想却因黎明即至的鸦鸟叫声而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归属与精神家园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卢峰口

险阨卢龙塞,经过一怆神。

悲风吹战垒,白骨吊征人。

月落喧狐语,山空耀鬼燐。

前途投宿处,冉冉汨行尘。

(0)

秋感·其四

所学终何用,空馀泽畔吟。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

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

(0)

自福建接富氏姊来齐河官署

昔别辽河畔,今来济水滨。

寻常一分袂,二十七年人。

兄弟尚谁在,存亡各怆神。

高年思骨肉,庶一慰慈亲。

(0)

过马氏园林

虽未出城市,来兹意己欣。

小庭初过雨,密竹暗通云。

鱼鸟咸知乐,嚣喧静不闻。

暂偷忙里暇,亦觉远尘氛。

(0)

再游卧佛寺七首·其二

云起从遮簟,风来任落花。

溪光摇户牖,山色浸袈裟。

一入希夷境,金消世俗哗。

忽思遂初服,身卧白云赊。

(0)

题聂松厓印谱

君不能身佩长剑趋明光,又不能手提孟劳开八荒。

郁郁蓬荜不得志,慨然嗜古穷轩苍。

一艺精专可千古,何须奔走荣名场。

但持昆吾五寸铁,直探隆古龟龙穴。

阴晴寒暑四十年,心摹手拟精神结。

天不雨金鬼夜哭,魂招斯籀来奔谒。

长安文苑多英奇,挥毫洒墨咸繇□。

偶得邀君为篆刻,便觉名姓生光辉。

陋我逢君苦不早,晤言欢若平生好。

为我购石镌数方,但觉鸿黄气邃窈。

印谱传为希世珍,谱中人识辽东老。

文三桥,何雪渔,高名已并前贤驱。

劝君怀宝且归去,烟霞啸傲栖蓬庐。

蓬庐之乐乐莫比,琬琰休向街头市。

君谓绝技可赢饶,千里辞家客燕邸。

时方重利较锱铢,真赏于今竟谁是。

况君负郭有良田,丰歉不至啼妻子。

劝君早赋归去来,我实饥寒不得已。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