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其六》
《春词·其六》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冰开御水龙鳞细,日照宫梅麝炷烘。

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

(0)
翻译
冰层下的御用水开始融化,龙鳞般的细纹显现出来。
阳光照耀在宫殿的梅花上,仿佛麝香燃烧般温暖。
注释
冰开:冰层融化。
御水:皇家用水。
龙鳞:形容水波如龙鳞般细密。
日照:阳光照射。
宫梅:皇宫中的梅花。
麝炷:麝香燃烧形成的香气。
烘:烘烤,形容温暖。
欲看:想要欣赏。
人间:世间。
花灼灼:花朵鲜艳夺目。
不妨:不妨碍,何妨。
葛藟:一种蔓生植物,这里比喻普通百姓。
共春风:与春风同在,享受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怀。

"冰开御水龙鳞细"一句,以“龙鳞”比喻水波的细腻,表达了初春时节河面解冻后水流潺潺、波光粼粼的生动场景。"日照宫梅麝炷烘"则写出了阳光透过薄雾,映照在皇家园囿中的梅花上,使其散发出淡雅而温暖的香气。这里的“麝炷”形容了梅花如同珍贵的香料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向往与欣赏。"花灼灼"形容花朵繁盛而鲜艳,"不妨"意味着无需犹豫,而“葛藟”则是指古时用来观察自然现象的简易高台。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登上这座小台,与春风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赏。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酬张二仲彝

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

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

艰难十载别,羁旅四愁侵。

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

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0)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0)

送从侄栖闲律师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0)

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0)

九日寄郑丰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0)

和张大夫秋日有怀呈院中诸公

至公无暇日,高阁闭秋天。

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绩成心不有,虑澹物犹牵。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