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开御水龙鳞细,日照宫梅麝炷烘。
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
冰开御水龙鳞细,日照宫梅麝炷烘。
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怀。
"冰开御水龙鳞细"一句,以“龙鳞”比喻水波的细腻,表达了初春时节河面解冻后水流潺潺、波光粼粼的生动场景。"日照宫梅麝炷烘"则写出了阳光透过薄雾,映照在皇家园囿中的梅花上,使其散发出淡雅而温暖的香气。这里的“麝炷”形容了梅花如同珍贵的香料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向往与欣赏。"花灼灼"形容花朵繁盛而鲜艳,"不妨"意味着无需犹豫,而“葛藟”则是指古时用来观察自然现象的简易高台。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登上这座小台,与春风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赏。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至公无暇日,高阁闭秋天。
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绩成心不有,虑澹物犹牵。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