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终何用,空馀泽畔吟。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
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
所学终何用,空馀泽畔吟。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
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
这首诗名为《秋感(其四)》,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所学终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学知识用途的疑问,流露出一种迷茫和困惑的情绪。接着,“空馀泽畔吟”一句,以“泽畔吟”这一典故,暗示诗人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只能在湖边独自吟唱,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怀才不遇的境况。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徘徊,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辜负了一生的心愿。这种强烈的失落感和遗憾之情跃然纸上。
“秋老黄花悴,风回落叶深”描绘了秋天的衰败景象,黄花凋零,落叶深沉,象征着生命的衰落和时光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最后,“感时还自惜,霜雪鬓毛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头发已如霜雪般斑白,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哀叹,也是对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城乌哑哑夜未旦,城上击鼓角声乱。
南来使客未遣行,北来夫马急须办。
里长抱刍肩负谷,无钱顾马将儿鬻。
吏胥逃避屋啄乌,苦遭官府相刺促。
君不见朱甍连云列画戟,尽是将军内官宅。
里中户口半流移,沙田草没无人犁。
县官县官奈尔何,乞休不得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