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身世易悲哀,况值干戈满地来。
百岁都从今夜过,一杯聊向异乡开。
偶听爆竹惊飞炮,忽对椒盘想将才。
群盗未平双鬓白,伤心无处问蒿莱。
中年身世易悲哀,况值干戈满地来。
百岁都从今夜过,一杯聊向异乡开。
偶听爆竹惊飞炮,忽对椒盘想将才。
群盗未平双鬓白,伤心无处问蒿莱。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除夕(其三)》由陈肇兴所作,表达了诗人中年时期的沧桑感慨和时局动荡带来的哀愁。首句“中年身世易悲哀”直接揭示了诗人心境的沉重,感叹人生的艰辛与命运的多舛。接着,“况值干戈满地来”进一步强调了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使得诗人倍感悲凉。
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百岁都从今夜过”,除夕之夜更显得岁月匆匆。他借酒浇愁,“一杯聊向异乡开”,寓含着漂泊异乡的孤寂和无奈。听到远处的爆竹声,他不禁联想到战争中的炮火,“偶听爆竹惊飞炮”,对比强烈,更显凄凉。
“忽对椒盘想将才”一句,椒盘是除夕家宴的传统食物,诗人却在此时想起了那些在乱世中失去才华的人们,流露出对人才被埋没的深深忧虑。最后,“群盗未平双鬓白,伤心无处问蒿莱”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以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悲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除夕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哀叹。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榰床惜赏心。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
沈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
兵寇伤残国力衰,就中南土藉良医。
凤衔泥诏辞丹阙,雕倚霜风上画旗。
官职不须轻远地,生灵只是计临时。
灞桥酒盏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