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题龚怀西同年蘧庄图,时壬子中秋,同客海上》
《满江红.题龚怀西同年蘧庄图,时壬子中秋,同客海上》全文
清 / 杨士琦   形式: 词

沧海横流,恨天下、滔滔皆是。

空怅望、蘧庄松菊,豆池荷芰。

万里他乡回首日,一年故国伤心事。

到如今、无地觅桃源,唐虞世。争笛浦。曹瞒置。

飞骑处,孙郎至。但点螺山在,垂虹桥圮。

野水新蒲秋雨后,西风衰柳斜阳里。

任君家、有此好田园,归来否。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龚怀西同年蘧庄图为背景,描绘了沧海横流、世事变迁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开篇“沧海横流,恨天下、滔滔皆是”,以大海的广阔与动荡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空怅望、蘧庄松菊,豆池荷芰”则转而描绘蘧庄的自然美景,通过对比,凸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万里他乡回首日,一年故国伤心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离开故乡的时刻,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哀伤。接下来,“到如今、无地觅桃源,唐虞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将桃花源与唐虞盛世作为理想化的乌托邦,暗示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争笛浦。曹瞒置。飞骑处,孙郎至”几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隐喻了政治风云的变幻和权力斗争的残酷。其中,“争笛浦”可能暗指争夺权力的场景,“曹瞒置”、“孙郎至”分别指向曹操和孙权,代表了历史上的权力更迭和英雄辈出的时代。

“但点螺山在,垂虹桥圮”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点螺山依旧屹立,而垂虹桥却已倒塌,象征着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冲突,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改变。

“野水新蒲秋雨后,西风衰柳斜阳里”则是对秋景的细腻描绘,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任君家、有此好田园,归来否”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理想的无奈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对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琦

杨士琦
朝代:清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民国7年,杨士琦伴随袁世凯破灭2年已久的“皇帝梦”,于郁郁不得“志”中,结束其一生。
猜你喜欢

访王主簿同泛菊茶

妍暖春风荡物华,初回午梦颇思茶。

难寻北苑浮香雪,且就东篱撷嫩芽。

(0)

和长历赋纸阁用王介甫韵

顶还平直得中方,肯作僧庵半夜床。

脱帽不忧风栗烈,炽炉仍助日苍凉。

赏音正自鸣琴便,宴坐何辞问疾妨。

我有陟釐三百幅,禦冬真欲倒归囊。

(0)

次韵桃花菊

篱边不语自成蹊,红入秋丛见亦稀。

乱插乌巾酬老健,轻浮白酒惜春归。

刘郎一去花何晚,陶令重来色已非。

蝶散蜂藏无足怪,冷香寒艳不堪依。

(0)

过庄子祠堂

客过蒙城日欲曛,更寻祠馆拜遗真。

文章昔已悲衰世,香火今谁望俗人。

诸子异端争土苴,千秋馀乱见缘因。

祗应叔夜轻狂辈,未是先生入室宾。

(0)

延陵行

莫爱倾城名,名高祸将作。

莫嫁多才郎,才多情义薄。

君不见季伦不保绿珠命,长卿终负文君托。

岂如延陵庑下赁舂人,无色无才贫且乐。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岭表骚然避贼锋,番禺当此每从容。

故知封豕非无意,自是金城不可攻。

海峤百年忻受赐,承明三接正酬庸。

山阴岂足劳公久,能活千人尚有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