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柳遮鸦,澄波浴鹭,长堤远照还明。
望烟芜款款,尽一片车声。
渐迢递、轻烟散尽,晚天山色,飞入重城。
趁绿阴如水,曲阑西阁同登。
眼前风景,算沧桑、一霎难凭。
便燕麦词工,莺花讯老,苦雨谁应。
卧看浮云点点,倚画阑、慵赋新晴。
甚渔舟唱晚,蘋波秋意微生。
簇柳遮鸦,澄波浴鹭,长堤远照还明。
望烟芜款款,尽一片车声。
渐迢递、轻烟散尽,晚天山色,飞入重城。
趁绿阴如水,曲阑西阁同登。
眼前风景,算沧桑、一霎难凭。
便燕麦词工,莺花讯老,苦雨谁应。
卧看浮云点点,倚画阑、慵赋新晴。
甚渔舟唱晚,蘋波秋意微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扬州东湖边夕阳下的宁静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环绕、乌鸦栖息、水面映照白鹭、远山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清晰的景象。烟雾缭绕的草地与不断的车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美。
随着轻烟消散,晚霞中的山色逐渐融入城市之中,绿荫如水,人们在曲阑西阁上一同欣赏这美景。诗人通过“燕麦词工,莺花讯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苦雨谁应”则暗示了对风雨无常的无奈。
结尾处,诗人以“渔舟唱晚,蘋波秋意微生”收尾,不仅描绘了傍晚渔舟归航的温馨画面,也巧妙地将秋天的气息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