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舟次五月五日》
《金陵舟次五月五日》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

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

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

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舟中渡过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榴花眼际照江津,兰浴天中净客身”以榴花和兰花为意象,渲染出端午时节特有的色彩与香气,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的自然之中,洗净了旅途的疲惫与尘世的烦忧。榴花的红艳与兰花的淡雅相映成趣,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象征。

颔联“白水蟠龙空在望,彩符艾虎不须陈”则转入对传统习俗的思考。白水中的龙形图案虽在眼前,却只能遥望而不可触及,彩符与艾虎作为端午的标志,虽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但诗人似乎在暗示这些形式上的仪式已不足以承载其深层的意义。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以及对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

颈联“五丝自续他乡命,万里谁怜于役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五丝线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更是连接家乡与异乡的纽带,寄托着游子对家的思念与对命运的自我解读。而“万里谁怜于役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在外、劳碌奔波之人处境的同情与理解,揭示了端午节背后的人文关怀。

尾联“卮酒临风招屈子,孤舟吊古倍伤神”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借酒祭奠屈原,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面对孤独的舟行,诗人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引发了对自身命运与时代责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更有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题李十八知常轩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

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

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

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0)

回文绝句

歌阕一尊清昼长,曲池小景晚风凉。

波微动处见鱼戏,荷半开时过雨香。

(0)

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其十

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0)

六和塔

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

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

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0)

依韵和偶书相留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于嘉咏岂宜休。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0)

金陵三首·其二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