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
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
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
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
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仙岩在六和塔上所见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联"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诗人登上六和塔,眼前壮丽的江山景色激发了他的浓厚兴致。接下来的"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通过云起云落和潮涨潮退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天地间万物顺应自然的意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诗人观察到东南方向的船只因顺风而行,而西北的楼台则沐浴在逐渐阴沉的阳光下,暗示了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最后一联"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诗人感慨古代帝王曾在此建都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原文化中心洛阳等地被遗忘的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六和塔为视角,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
徐君江海人,雅有山林想。
远游赋幽寻,徘徊脱征鞅。
长揖虹桥仙,飘飘欲偕往。
牵舟溯岸回,著屐缘厓上。
万壑风泉渟,层岩土花长。
采鸾载玉笙,隐隐遗清响。
幻迹杳难穷,真源豁而敞。
永怀紫阳翁,怡然契心赏。
游目南屏山,逍遥税尘鞅。
清溪乱流涉,叠巘缘云上。
辉辉瀑泉落,隐隐天籁响。
荒涂理通塞,虚室静弘敞。
中有餐霞人,长聆御风想。
不乘缑岭鹤,还顾渔郎舫。
芝草甘若饴,雕胡大盈掌。
虽为颓龄驻,亦忌流光往。
永怀山中游,观化历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