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八圭斋》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八圭斋》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流传大定接明昌,文物风流未渠央。

范揭同声推汉吏,岂知当世有欧阳。

(0)
鉴赏

这首诗《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八)》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圭斋”这一笔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

首句“流传大定接明昌”,以“大定”和“明昌”两个历史时期为背景,暗示了诗中所讨论的内容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里的“流传”二字,既指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传承,也暗含了对这些人物及其作品价值的认可与推崇。

次句“文物风流未渠央”,进一步强调了在这些历史时期,文化与艺术的繁荣景象并未达到顶峰,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这里的“文物风流”不仅指物质文化和艺术的丰富多样,更包含了精神文化的高度发展,体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

接下来,“范揭同声推汉吏”,这句话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赞扬了范晔和揭傒斯两位文学家对汉代官吏的推崇。他们认为,汉代的官吏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也有卓越贡献,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典范。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学成就的肯定,也蕴含了对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视。

最后,“岂知当世有欧阳”则将话题转向当代,提出疑问: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是否还有像欧阳修这样的杰出人物?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当代文学成就的期待,也暗含了对欧阳修作为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和人才的渴望,以及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优秀文学作品和人才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洞仙歌.蜕园

餐风饮露,不为谋生计。知道皮囊本来赘。

问如何、一片悽婉声情,浑不似、春鸟歌喉流丽。

几年孤愤在,沈蛰空山,惟爱绿阴覆檐际。

已万事会心,科睡方酣,竹床清、柴扉教闭。

但博得、一时懒虫名,又不合、人閒尚留残蜕。

(0)

曲游春.花朝

秾春无限好,正云剪春罗,水铺明镜。

满目红芳,记淡烟斜日,江南时景。

红板桥西路,有万缕、绿杨拖径。

更怜次第风光,巧斗吴娘花胜。回首夭桃露井。

忆檀板银罂,那时偎并。

人在花朝,有婵娟姿格,玲珑情性。

自后堂分袂,长则是、如酲似病。

可惜憔悴兰成,凄凉家令。

(0)

瑶华.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

青山如黛,渌水如罗,映真珠帘罅。

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登楼远望,见一带、碧云轻泻。

更萧关征雁濛濛,愁煞江南此夜。

几回搔首沈吟,叹今日深秋,前朝初夏。

流光递换,问何处、更觅钿车罗帕。

伤心故苑,依然似、天涯客舍。

对秋风、强举金尊,又是夕阳西下。

(0)

生查子.杨妃病齿图

睡起海棠慵,斗蹙双蛾晕。

浑懒启朱唇,反怪君王问。

停进荔枝浆,尚困梨花酝。

歌曲歇霓裳,多少闲愁恨。

(0)

虞美人.中秋夜听雨寄冰怀大姊

角声催梦清宵断。翠被和愁卷。潇潇风雨响窗棂。

忽忆去年今夜、月华明、别来两叶眉长皱。

可也恹恹瘦。秋光彊半已难留。

记取雁来时节、少登楼。

(0)

苏幕遮.夏日荷亭即事

水亭开,槐昼永。贪看游鱼,又怕危栏凭。

响雨欲来风片紧。红藕花梢,无数蜻蜓影。

瓦松明,阶藓润。泻玉溅珠,不许圆荷定。

一霎凉云还卷尽。梧叶含秋,帘角斜阳冷。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