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瑶华.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
《瑶华.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瑶华

青山如黛,渌水如罗,映真珠帘罅。

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

登楼远望,见一带、碧云轻泻。

更萧关征雁濛濛,愁煞江南此夜。

几回搔首沈吟,叹今日深秋,前朝初夏。

流光递换,问何处、更觅钿车罗帕。

伤心故苑,依然似、天涯客舍。

对秋风、强举金尊,又是夕阳西下。

(0)
鉴赏

这首《瑶华·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登高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季节感和情感色彩。

首先,词人以“青山如黛,渌水如罗”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青山比作黛色的画眉,绿水比作精致的罗绸,营造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接着,“映真珠帘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细腻与生动,仿佛真珠帘缝中透出的光线,增添了景物的层次感。

随后,词人通过“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捣衣才罢”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劳作的场景,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活的节奏。紧接着,“登楼远望,见一带、碧云轻泻”,将视线从地面拉至天空,描绘出一幅云淡风轻、碧空如洗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与辽阔之感。

“更萧关征雁濛濛,愁煞江南此夜”一句,借雁阵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几回搔首沈吟,叹今日深秋,前朝初夏”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于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深深思考,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最后,“流光递换,问何处、更觅钿车罗帕。伤心故苑,依然似、天涯客舍。对秋风、强举金尊,又是夕阳西下”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词人面对着即将落下的夕阳,不禁感慨万千,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未知命运的忧虑。钿车罗帕、故苑天涯,这些意象串联起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世弼读白乐天放言诗仿其体依前韵作数首见寄因和答之亦仿乐天之体·其一

如簧巧语何须听,似海侯门岂足游。

太华崇高无弃土,沧浪合并纳纤流。

未要季子荣亲印,已买陶朱佚老舟。

藏器待时须大用,耻争蜗角与蝇头。

(0)

招显道世弼饮

桐圭飘剪近重阳,菊绽篱边叶叶香。

云破晴空书雁字,雨馀沙碛列鸳行。

赏心拟结东山会,卷白交飞北海觞。

烂醉眼封多胜概,一时收拾入诗囊。

(0)

入风赞

入风无根当处彰,一为热恼一清凉。

乾城影里金刚眼,傀儡棚头古佛场。

与世推移元不动,随人忧喜竟无妨。

可中若有纤豪许,物我相持意未忘。

(0)

信道姑见佛日

信是有发比丘尼,东山不及渠一著。

闻说佛日岭外还,不起公凭便行脚。

(0)

送悟大师重造金刚

八大金刚常住世,护佛正法令久住。

精蓝金刚相先坏,欲令正法住为难。

悟禅致力扶正法,故先成此金刚王。

老僧嘉悟善用心,说偈赞其令速办。

(0)

悼觉庵·其三

鸟道玄关方打脱,刀山剑树又跻攀。

老来别得安身法,八面朱门夜不关。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